-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译文 白天变长了,篱笆旁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在那里飞舞。 注释 日长:白天时间变长。夏季白天时间比其他季节长。 篱落:篱笆。 赏析 以动衬静的乡村画卷: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夏日午后景象。“日长篱落无人过”,直接写出了白天的漫长和乡村的静谧,篱笆边没有行人过往,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而 “惟有蜻…... 范成大- 0
- 545
-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
出自清代项鸿祚的《清平乐·池上纳凉》 译文 在水天相接的清幽环境中轻声交谈,庭院寂静无声,人们在这里悠闲地度过夏日时光。 注释 清话:指轻声细语、清雅的交谈。 销夏:度过夏天,“销” 有消磨、度过之意 ,这里体现出一种闲适地打发夏日时光的状态。 赏析 营造清幽静谧的氛围:“水天清话” 短短四个字,勾勒出了一幅水天相接的开阔画面,给人以空…... 项鸿祚- 0
- 4
-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鄂州南楼书事》 译文 向四周望去,山色与水光相连,站在栏杆边,十里荷花的香气扑鼻而来。 注释 四顾:向四周望去。 芰荷:指菱叶与荷叶,这里泛指荷花。 赏析 壮阔优美的景色描绘:“四顾山光接水光”,诗人开篇就描绘出一幅宏大的山水画卷。诗人站在高处向四周眺望,只见山峦的翠色与水光相互连接,水天相接,山色空濛,水光潋滟,展现出一种开阔、辽远的意境,给人以视觉上的…... 黄庭坚- 0
- 5
-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出自宋代苏舜钦的《夏意》 译文 小院幽深寂静,夏日的竹席格外清凉。窗外石榴花盛开,透过窗帘,明艳的色彩映得室内一片明亮。 注释 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 夏席:夏天的席子。 清:清凉、清爽。 赏析 清幽氛围的营造:首句 “别院深深夏席清”,“别院” 点明了地点是幽静的小院,“深深” 强调了小院的深邃,给人一种静谧、幽深的感觉。&…... 苏舜钦- 0
- 8
-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出自宋代苏轼的《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译文 女子的手儿红嫩,捧着盛着藕片的冰碗,那冰碗中的藕片映衬得手更加红润,而冰碗的凉意又使手儿泛红。 注释 这两句诗中 “冰碗藕” 指的是盛在冰碗中的藕片,“冰” 形容碗的清凉,也暗示了藕片的新鲜和凉爽。 赏析 精妙的语言回环:这两句诗运用了回文的修辞手法,“手红冰碗藕” 倒…... 苏轼- 0
- 169
-
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出自清代项鸿祚的《清平乐·池上纳凉》 译文 荷塘里瞬间经过一场雨,(让人感觉)明天便会传来秋天的声音。 注释 一霎:极短的时间,一会儿。 秋声:秋天的风声、雨声、虫鸣声等,常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和时光的流逝。 赏析 敏锐的季节感知: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锐感知。一场荷塘秋雨,便让诗人敏锐地察觉到秋天即将来临。“一霎” 强调了时间之短,雨过之后,诗人就仿…... 项鸿祚- 0
- 7
-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出自宋代苏舜钦的《夏意》 译文 浓密的树阴洒满地,正是中午时分,一觉醒来,耳边传来黄莺儿欢快的啼叫声。 注释 日当午:太阳正处于中午的位置,表明时间是中午。 梦觉:从梦中醒来。 流莺:指黄莺。因其啼声婉转,故曰流莺。 赏析 静谧氛围的营造:诗的前一句 “树阴满地日当午”,描绘出一幅夏日中午静谧的画面。夏日午时,阳光炽热,而庭院中树木繁茂,树阴满地,一片清凉寂静。&ldquo…... 苏舜钦- 0
- 9
-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译文 小孩子虽然不懂得从事耕织等农活,但也在桑树阴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注释 童孙:指儿童、小孩子。 未解:不懂得,不知道。 供:从事,参与。 傍:靠近。 桑阴:桑树的树阴。 赏析 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描绘: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温馨有趣的农村生活场景。在繁忙的农忙时节,大人们在田间辛勤地耕织劳作,而孩子们虽然还不懂得如何从事这些繁重的农活,但…... 范成大- 1
- 314
-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 译文 山上的日光忽然间向西坠落,池塘上的月亮渐渐地从东边升起。 注释 山光:山上的阳光,也可理解为山色。 池月:池边的月亮,这里指月亮在池塘中的倒影,也可直接理解为月亮。 赏析 描绘自然景象:这两句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山林间光影变化的画面。“山光忽西落”,一个 “忽” 字,突出了日落的迅速,仿佛…... 孟浩然- 0
- 77
-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出自唐代李白的《渌水曲》 译文 荷花姿态娇艳,仿佛要开口说话,却让荡舟之人更加忧愁。 注释 娇欲语:形容荷花姿态娇艳,好像要开口说话一样,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愁杀:愁坏、愁死,极言忧愁之深。 赏析 精妙的拟人修辞:“荷花娇欲语” 一句,将荷花拟人化,赋予其人类的言语能力,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荷花娇艳欲滴的姿态,宛如一位娇美的女子,欲言又止,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增添了诗歌的…... 李白- 1
- 27
-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译文 白天变长了,午睡醒来,没有什么情绪,只是悠闲地看着儿童追逐飘舞的柳花。 注释 日长:白天漫长。 无情思:没有情绪,指无所适从,不知做什么好。情,一作 “欲”。 柳花:即柳絮。 赏析 生动的生活场景描绘: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午后悠闲的生活场景。“日长睡起” 点明了时间是漫长夏日的午后,诗人午睡…... 杨万里- 0
- 91
-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 译文 中午时分,我在梦中划着小船在荷花底下穿行,西湖上烟雾缭绕的水面上弥漫着荷花的香气。 注释 午梦:午睡时的梦。 扁舟:小船。 赏析 奇妙的梦境描写:此句开篇即点明 “午梦”,将读者带入一个虚幻而美妙的梦境世界。诗人梦中泛舟西湖,置身于花底,这种梦境的设定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通过对梦境的描写,诗人巧…... 杨万里- 0
- 68
-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小池》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注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舍不得。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赏析 拟人手法的运用: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泉眼无声惜细流” 中一个 “惜” 字,将泉眼赋予了人的情感,仿佛泉眼是因为珍惜那细细的水流,所以才无声地流淌…... 杨万里- 0
- 1.1k
-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出自宋代苏轼的《阮郎归·初夏》 译文 细雨过后,微风把荷叶翻转。石榴花盛开,红得像火焰一样。 注释 然:同 “燃”,燃烧的意思,这里形容石榴花红得像火在燃烧。 赏析 生动的细节描写:“微雨过,小荷翻”,描绘了一幅细腻的雨后荷塘景象。“微雨” 点明了天气状况,小雨淅淅沥沥地洒落,给人一种清新之感。“小荷…... 苏轼- 0
- 65
-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出自元代白朴的《天净沙·夏》 译文 乌云消散,雨过天晴,江水上涨,楼中清凉,瓜儿甜美,绿树的阴影低垂在彩绘的屋檐上。 注释 云收雨过:表示云雨停歇,天气转晴。 波添:指雨后江水或湖水等水面上涨,波浪增加。 水冷:这里指雨后楼中的环境显得清凉。 画檐:有彩绘装饰的屋檐,通常是古代建筑中比较华丽的部分。 赏析 清新自然的意境营造:这三句通过描写雨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宁静的意境…... 白朴- 0
- 45
-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出自宋代曾几的《三衢道中》 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注释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泛:乘船。 尽:尽头。 却:再,又。 赏析 独特的季节描绘:“梅子黄时日日晴”,诗人首先点明了时间是梅子成熟的五月,按常理此时应是阴雨连绵的黄梅时节,但这里却是 “日日晴”,天气格外晴朗,这种…... 曾几- 0
- 122
-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译文 吃过梅子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仿佛将绿色分给了窗纱。 注释 留酸:指梅子的酸味在牙齿间留存。 分绿:形容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窗纱上,好像将绿色分给了窗纱,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赏析 细腻的味觉与视觉描写:“梅子留酸软齿牙” 从味觉角度入手,生动地描绘出吃梅子时那种酸意留在齿间的感觉,…... 杨万里- 0
- 97
❯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扫码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