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译文
傍晚我从终南山下来,山间的明月伴随我一同回归。
注释
暮:傍晚,点明了时间。
从:由,自。表示行动的起点,这里指诗人从碧山这个地方开始下山。
碧山:指终南山。终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景色秀丽,是古代文人隐居和游览的胜地。
山月:山中的月亮。这里的 “山月” 是诗人在山中所见之景,它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还在诗中具有陪伴诗人的 “人格化” 意味。
赏析
意境营造
静谧悠然: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诗人在山中漫步,山月相伴的清幽画面。“暮从碧山下”,交代了时间和事件,给人一种悠然下山的闲适之感。“山月随人归”,将山月拟人化,仿佛月亮有意陪伴着诗人,增添了画面的灵动性和静谧氛围,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意境,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山间的宁静与清幽。
情感表达
闲适自在:体现了诗人在山中的闲适与自在之情。诗人在傍晚时分,不紧不慢地从山上下来,山月如同友人一般相伴左右,这种情景表现出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喜爱和享受,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恬淡心境,展现了诗人在自然怀抱中的惬意与悠然。
与自然的亲近: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之感。山月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与诗人同行,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的融合。诗人在山中,与山月为友,感受着自然的美好与恩赐,传达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远离,体现了一种追求自然、回归本真的情感诉求。
艺术手法
白描手法:运用了白描的手法,用简洁朴素的语言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勾勒出诗人下山时的情景,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渲染,却生动地描绘出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景物,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诗人在山间月下行走的画面,具有一种自然质朴的美感。
动静结合:“暮从碧山下” 是动态描写,诗人在行走下山;“山月随人归” 则以月随人动的动态,衬托出周围环境的静谧,动静相互映衬,使整个画面更加鲜活生动,既表现出诗人的行动,又展现了山中的宁静,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