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1190 年 8 月 10 日 —1257 年 10 月 12 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是金元之际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被尊为 “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
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元好问出生于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的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从小过继给叔父元格,并随其辗转各地。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4 岁开始阅读书籍,8 岁便能作诗,11 岁时得到翰林侍读学士路锋的赏识,14 岁师事陵川著名学者郝天挺,展现出了非凡的文学天赋。
多次科举:16 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但多次不中。在此期间,他历经战乱,目睹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这些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28 岁时,他创作了《论诗三十首》,确立了其在诗歌评论史上的地位。
经年仕途:兴定五年(1221 年),元好问中进士,但因被诬为 “元氏党人” 而辞官。正大元年(1224 年),他又中宏词科,正式开始仕途,任权国史院编修等职。此后,他在多地任职,如南阳县令等,期间积极改革,加强治安,奏请减免赋税,取得了一定的政绩。
国破之变:天兴二年(1233 年),蒙古军围困汴京,元好问被困城中,后被迫为崔立投降蒙古之事撰写碑文。金朝灭亡后,元好问被蒙古军俘虏,后被监禁于聊城。在此期间,他开始编写《中州集》等著作。
晚年归隐:元好问晚年回到故乡忻州,致力于金朝历史和文化的保护,立馆讲学,并与张德辉、李冶一道被称为 “龙山三老”。他还曾北上觐见忽必烈,说服其接纳尊信儒学,任用儒士治国。
文学成就
诗歌创作:元好问的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既有反映社会现实、民生疾苦的 “丧乱诗”,如《岐阳》《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等,深刻地展现了金元易代之际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的悲惨遭遇;也有抒发个人情感、写景状物的作品,如《游黄华山》《台山杂吟》等,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之美。其诗风雄浑豪放、沉郁悲壮,兼具杜甫的沉郁顿挫和苏轼的豪放洒脱之韵,语言精炼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歌理论:他的《论诗三十首》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著作,以七言绝句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诗学主张。他强调诗歌应以 “诚” 为本,追求真实自然的情感表达,反对虚伪雕琢;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关注现实,有益于世道人心;同时,他还对不同的诗歌风格和流派进行了评价和辨析,对后世的诗歌理论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词作方面:元好问的词作同样具有很高的成就,其词风豪放与婉约兼具,内容多为抒情言志、感怀身世之作。如《摸鱼儿・雁丘词》,以雁拟人,借大雁殉情之事,抒发了对爱情的忠贞和对生死离别的感慨,词情哀怨缠绵,而又不失豪放之气,被誉为 “千古绝唱”。他在词学理论上也有独到见解,主张词应具有与诗同等的地位,强调词的抒情功能和艺术价值,对金代词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散文成就:元好问的散文风格古朴自然、简洁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作品题材多样,包括政论、书信、游记、墓志等,如《送秦中诸人引》《邓州新仓记》等,或议论时政,或抒发情感,或记叙人物事迹,均能做到言之有物,情文并茂,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
历史影响
文学传承:元好问作为金元之际文学的集大成者,对北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继承和发扬了唐宋以来的文学传统,融合了多种文学风格和表现手法,为元代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其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元代的诗词创作以及明清时期的文学复古思潮等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文化传承:在金元易代的历史背景下,元好问致力于保存和传承金朝的历史文化。他所编纂的《壬辰杂编》《中州集》等著作,为后人研究金代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资料,填补了中国文学史的空白,对金史的编纂和文化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推动民族融合:元好问身处民族融合的时代潮流之中,他的文学作品和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他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和融合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创造出了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
历史评价
正面评价:
元代文学家李冶称其为 “二李(李白、李邕)后身”,可见对其文学才华的高度赞誉。
学者王平、张楠评价元好问是金元易代之际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其丧乱诗具有以诗存史的价值,肯定了他在文学创作和史学方面的双重贡献。
他在保护中原文化方面的努力也得到了后世的认可,如他向耶律楚材举荐中原儒士,使得众多人才得以受到重用,为中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负面评价:在蒙古军围困汴京时,元好问被迫为崔立撰写功德碑一事,被一些人认为有失文人的气节。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争议,成为其生平中的一个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