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

马致远

马致远,号东篱,公元 1250 年出生于大都(今北京),1321 年至 1324 年之间去世,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 “元曲四大家”,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 “秋思之祖” 。

生平经历

早年求仕:马致远早年在元大都生活了约二十年,醉心功名,试图通过向太子孛儿只斤・真金献诗,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未能如愿取得显著功名。

任职江浙:至元二十二年(1285 年)后,马致远到江浙行省任务官一职,掌管税收等事务。在此期间,他的官场经历并不顺利,最终因仕途不得意而流连市井,做了书会才人,并参加了元贞书会,与文人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春二合著《黄粱梦》。

归隐园林:晚年的马致远厌倦官场,选择归隐园林,过着 “种春风二亩田,远红尘千丈波” 的闲适生活,寄情于山水田园之间。

文学成就

杂剧创作:

诗笔写戏,剧作散曲化:马致远以诗性的笔触创作杂剧,其作品的戏剧结构安排和言说方式都呈现出散曲化的特点。他善于创造特定环境供剧中人抒情,戏剧冲突相对较淡,同时借剧中人之口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得剧中人物的性格塑造相对缺乏独特性,但却更能抒发作者自身的情志。

虚实相生的手法:在戏剧结构上,他常运用时空交错和人物塑造上的神形交合等虚实相生的手法,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悲剧色彩,如《汉宫秋》中昭君与汉元帝分别时现实与精神的对照,以及通过深夜雁鸣表现汉元帝的思念之情等。

散曲创作 :

题材开拓与意境扩大:马致远将原本盛行于勾栏瓦肆的散曲进行了题材上的开拓和意境上的扩大,涉及叙事、咏史、叹世、归隐等诸多题材,用词清丽,风格典雅,意境高远。

形象生动,曲中有画:他的散曲在形象的捕捉、构思和运用上十分鲜明生动,能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寥寥数笔便勾勒出意味无穷的画面,且景色参差错落,富有层次感和画意,还大量使用鲜明的色彩词,展现出五彩斑斓的世界。

语言特色:马致远散曲的语言文而不晦,俗而不鄙,既吸收了宋词的有用成分,又提炼了民间的俗语口语,筛选掉市井中过于泼辣的语言,结合传统诗词中有生命的语言,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如《双调・夜行船・秋兴》中的词句,被王国维评为 “语语明白如话,而言外有无穷之意” 。

历史影响

推动元曲发展:马致远作为 “元曲四大家” 之一,其杂剧和散曲创作在元代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元曲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后世元曲的创作树立了典范,影响了后来许多戏曲家和散曲家的创作风格和手法 。

丰富文化内涵:他的作品反映了元代社会的种种风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为研究元代社会、文化、思想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元代的历史文化背景 。

传承文化精神:马致远的作品中所蕴含的儒家思想、道家归隐思想等文化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后来的文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思考人生价值、社会理想和道德追求等问题 。

历史评价

正面评价:明清时期,马致远被誉为 “曲中青莲”(李白)和 “词中苏轼”,可见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之高。他被公认为 “元曲四大家” 之一,其作品尤其是《天净沙・秋思》和《汉宫秋》等,一直以来都备受推崇,被视为元曲中的经典之作。如王国维对其作品的语言艺术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其语言明白如话却又意味深长 。

负面评价:马致远在蒙古军围困汴京时,被迫为崔立撰写功德碑一事,被一些人认为有失文人的气节,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争议,成为其生平中的一个污点 。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