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乔

张乔

张乔,字伯迁,生卒年不详,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唐懿宗咸通中年进士,是当时与许棠、郑谷等并称的 “咸通十哲” 之一,著有《张乔诗集》二卷。

生平经历

早年苦学:张乔隐居九华山,勤奋苦学,十年不窥园,一心专注于学业与诗歌创作。

科举之路: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 年),张乔赴京兆府试,以《月中桂》诗擅场,但主考官李频因同情久困场屋的许棠,将解元给了许棠,张乔未能获得解元 。后来张乔考中进士,但具体时间存在不同说法,一说为唐昭宗大顺元年(890 年)。

归隐山林:黄巢起义爆发后,张乔罢举隐居九华山,在此期间,他广交僧俗文友,寄情山水,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其诗歌创作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升华。

文学成就

诗歌风格:张乔的诗风清雅巧思,以清浅小巧见长,与贾岛风格相似,注重字句的锤炼和意境的营造,其山水自然诗清新自然,如《潭上作》“竹岛残阳映翠微,雪翎禽过碧潭飞。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描绘出一幅清幽静谧的潭上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诗歌题材:

边塞诗:如《书边事》“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反映了晚唐时期西部边塞地区的和平安定局面,通过描写征人、大漠等意象,抒发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怀古诗:如《题河中鹳雀楼》“高楼怀古动悲歌,鹳雀今无野燕过。树隔五陵秋色早,水连三晋夕阳多。渔人遗火成寒烧,牧笛吹风起夜波。十载重来值摇落,天涯归计欲如何”,诗人登上鹳雀楼,触景生情,引发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身命运的思索。

赠别诗:如《寄维扬故人》“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通过描写离别时的场景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历史影响

张乔作为 “咸通十哲” 之一,在晚唐诗坛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他的诗歌创作丰富了晚唐诗的题材和风格,为后世研究晚唐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文人的心态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历史评价

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评价张乔 “诗句清雅,迥少其伦”,高度赞赏了他的诗歌在风格和艺术价值上的独特之处。

《唐诗纪事》:对张乔的生平事迹及诗歌创作有所记载,为后人了解张乔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据。

当代学者:认为张乔的诗歌在艺术技巧和情感表达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准,其山水诗、边塞诗等作品各具特色,展现了晚唐诗歌的风貌和特点,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