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一》
译文
扬州城十里长街繁华热闹,春风骀荡,可卷起珠帘后看到的众多佳人,都比不上(我心中的)她美丽动人。
注释
春风十里:借指扬州城的繁华街道,形容扬州的热闹与繁华,这里指代扬州城的歌楼舞榭集中的区域,暗示着此处美女云集。
珠帘:是歌楼房栊设置,“卷上珠帘” 表示将珠帘卷起,能够看到帘内的佳人,代表着帘后的众多女子。
赏析
表现手法
烘托对比:“春风十里扬州路” 描绘出扬州城的繁华热闹,街道上车水马龙、花团锦簇,暗示有众多的美丽女子。“卷上珠帘总不如” 则将扬州城所有珠帘后的美人与诗人心中的女子进行对比,通过贬低其他女子来突出这位女子的出众,以众星拱月的方式,强烈地烘托出诗人所钟情女子的绝世容颜和独特魅力。
虚实相生:“春风十里扬州路” 是实写,描绘出扬州城的实际景象,展现出城市的繁荣和活力。“卷上珠帘总不如” 则由实入虚,珠帘后的女子并未具体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自行去想象这位女子究竟有多么美丽动人,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韵味。
情感表达
赞美之情:诗人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这位女子的高度赞美,认为扬州城十里长街的众多佳丽都无法与她相比,可见在诗人眼中,她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体现了诗人对她美貌和气质的深深欣赏。
惜别之意:结合这首诗是诗人离扬州赴长安时与妓女分别之作的背景,此句在赞美中也蕴含着深深的惜别之情。诗人即将离开扬州,与这位女子分别,所以用这样的诗句来表达对她的留恋和不舍,将自己对她的情感融入到对扬州城的描绘之中。
诗歌风格
语言明快:杜牧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扬州城的繁华和女子的美丽,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晦涩的词汇,却能让读者清晰地感受到诗歌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体现了杜牧诗歌语言精炼、流畅的特点。
意境优美:诗中描绘的春风、十里长街、珠帘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优美、浪漫的意境,既展现了扬州城的世俗繁华,又带有一种朦胧的美感,使整首诗富有诗意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