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出自宋代宋祁的《玉楼春·春景》

译文

绿柳如烟,笼罩在柳树梢外的晨雾中,清晨的寒意已经很轻微了。而那红杏树上,开满了鲜艳的杏花,一朵朵、一簇簇,争奇斗艳,仿佛在热热闹闹地展示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好一番热闹的春日景象。

注释

绿杨:绿色的杨柳,即绿柳。

烟:柳树枝叶繁茂,远望如同绿烟缭绕,这里指笼罩在杨柳梢的薄雾。

晓寒轻:拂晓时分,还有轻微的寒意。晓,拂晓、清晨。轻,轻微。

闹:本意为热闹、浓盛,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将红杏盛开的景象赋予了人的动态与情感,生动地表现出红杏开得热烈、繁茂,仿佛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使整个画面都鲜活起来。

赏析

表现手法

视觉与触觉结合:“绿杨烟外晓寒轻” 从视觉和触觉两个角度入手,“绿杨烟外” 是视觉所见,描绘出绿柳如烟的朦胧美景,“晓寒轻” 则是触觉感受,让人感受到清晨那丝丝缕缕的轻微寒意,将视觉与触觉相融合,使读者如临其境。

通感运用:“红杏枝头春意闹” 中,“闹” 字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原本属于视觉范畴的红杏盛开的景象,转化为听觉上的 “闹”,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仿佛有声音,让读者在看到红杏满枝的画面时,仿佛也能听到红杏枝头的喧闹声,感受到蜂飞蝶舞、生机盎然的景象,将春天的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意境营造

色彩鲜明:绿杨、红杏,一绿一红,色彩对比鲜明,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春日画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出春天的明媚与艳丽,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早春图。

动静相衬:“绿杨烟外晓寒轻” 描绘出的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画面,如烟的绿柳在晨雾中静静伫立,而 “红杏枝头春意闹” 则是动态的,红杏枝头的热闹景象充满了动感,动静结合,使整个画面更加鲜活生动,富有感染力。

情感表达:通过对初春美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出词人积极向上、享受生活的态度。这种情感与词中的美景相互交融,使整首词充满了欢快、愉悦的氛围。

名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2025-1-26 17:54:46

名句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025-1-26 18:06:3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