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巨源(755 年 – 833 年),字景山,河中(今山西永济)人。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
生平经历
早年求学:出生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自幼好学,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九朝。
科举入仕:德宗贞元五年,34 岁的杨巨源考中进士,由此开启仕途。
官场生涯:他曾担任过同州夏阳县尉、监察御史等职,还曾入河中节度使张弘靖幕府。后官至国子司业,70 岁时退隐回乡。因宰相欣赏其才华,奏请任命他为河中少尹,以让其终身享受俸禄。
文学成就
体裁丰富:诗歌题材多样,有送别诗如《和练秀才杨柳》,借杨柳与春风表达离情别绪,富有情韵;写景诗如《城东早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写出早春清新之景,充满生机;还有宫怨诗、边塞诗等,如《长城闻笛》展现了边塞的独特氛围。
格律工致:其诗作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如 “炉烟添柳重,宫漏出花迟”,不仅对仗精巧,且描绘细腻,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风调流美:语言优美流畅,诗意清新自然,即便应酬之作也力求创新。如《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文辞优美,展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历史影响
诗歌传承:其诗歌创作风格对后世中晚唐诗人有一定的影响,为中唐诗歌的发展和繁荣贡献了力量,其注重格律、追求清新自然的风格,为后来诗人提供了借鉴。
文化交流:与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著名文人交往密切,相互唱和,促进了当时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推动了中唐文学的发展。
历史评价
古人评价:《唐诗纪事》记载他以 “三刀梦益州,一箭取辽城” 得名,白居易曾作诗称赞他 “早闻一箭取辽城,相识虽新有故情。清句三朝谁是敌”。胡应麟在《诗薮》中评价 “杨巨源‘炉烟添柳重,宫漏出花迟’,语极精工,而气复浓厚,置初、盛间,当无可辨”,肯定了他诗歌的精工与气象。
今人评价:被视为中唐时期具有独特风格的诗人,其诗歌以清新自然、格律工致著称,在中唐诗歌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是研究中唐诗歌发展不可或缺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