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1007 年 – 1072 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 “六一居士”,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庐陵人(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生平经历
早年及科举:欧阳修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四岁丧父,随母前往湖北随州投奔叔叔欧阳晔。家贫好学的他,在母亲郑氏的教导下,以芦苇秆在沙地上学习写字。十岁时得《昌黎先生文集》,日夜通读。天圣元年(1023 年)和天圣四年(1026 年)的科举考试,他因擅长古文而非当时流行的骈文而落榜,后潜心研究骈文,于天圣八年(1030 年)进士及第,步入仕途。
初入仕途与文学创作:欧阳修任职将仕郎、秘书省校书郎、西京留守推官等职,在西京留守钱惟演的幕府中,与梅尧臣、尹洙等文人交往密切,诗词唱和,创作了大量作品,为其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在此期间,他迎娶恩师胥偃之女,后又续娶谏议大夫杨大雅之女及薛奎之女。
直言遭贬与文学转向:景祐三年(1036 年),因范仲淹呼吁改革被贬,欧阳修写下《与高司谏书》斥左司谏高若讷,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在夷陵,他翻阅旧案卷宗,对民生疾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文学创作倾向也发生了变化,写下了许多表现当地风土人情和自身感受的作品,如《峡州至喜亭记》《夷陵九咏》等。
投身新政与再遭贬谪:庆历三年(1043 年),欧阳修支持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并以谏官和知制诰的身份参与新政活动。但由于守旧势力强大,新政失败后,他被守旧派攻讦为朋党,外放滁州、扬州等地。在地方,他实施宽简政治,减轻百姓负担。
晚年经历:至和元年(1054 年),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编写《新唐书》。嘉祐二年(1057 年)主持礼部贡举的进士考试,排抑 “太学体”,使文风为之一变。嘉祐五年(1060 年)升任枢密副使,次年拜参知政事。宋英宗即位后,他卷入濮议之争,虽最终起草的诏书得到曹太后签押,但也因此遭到政敌毁谤,心生倦意,自请辞官。熙宁四年(1071 年),因不认可王安石的变法,遭其诋毁,坚决请辞,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次年逝世。
文学成就
散文:欧阳修是司马迁和韩愈之后的又一古文巨匠,他吸收韩愈 “文从字顺” 的一面,主张 “文道并重”,形成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独特文风,其记叙文成就最高,代表作有《醉翁亭记》《夷陵县至喜堂记》《偃虹堤记》等。此外,他的碑记类作品如《张子野墓志铭》《尹师鲁墓志铭》等,以及《新五代史》《新唐书》中的史论文,议论精到,笔势简练,颇有《史记》遗风。
诗歌:欧诗以散文手法入诗,以议论入诗,风格流丽宛转,使宋诗开始散文化、议论化,奠定了宋诗现实主义的基础,如《戏答元珍》等。
词作:欧阳修是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与晏殊并称 “欧晏”。他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对后人影响很大,如《朝中措・平山堂》《渔家傲(十二月严凝天地闭)》《南歌子(凤髻金泥带)》等,在放达超逸方面影响了苏轼,在含蓄委婉方面影响了秦观。
文学理论:他大力提倡平实的散文理论,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同时也重视文的独立性,主张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的文风,其理论得到了尹洙、梅尧臣、苏舜钦等人的赞同,对北宋诗文革新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历史影响
政治方面:欧阳修历仕三朝,积极参与并倡导朝政改革,其政治主张以整顿吏治、优选人才为核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北宋政治的改革与发展。他在地方为政宽简,因地制宜,力求有所作为,减轻了百姓负担,对改善民生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文化方面:作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欧阳修通过改革科举考试取士标准,选拔举荐了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一批杰出人才,他们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宋代达到了新的高峰。他在史学方面的成就也不容小觑,提出 “正统论” 学说,主持撰写《新唐书》,独自编写《新五代史》,其撰写的《集古录》更是金石学的开山之作,开创了宋代质疑经典古籍的风气,以及以个人理解论述诗文之风。
历史评价
正面评价:欧阳修性格刚直,谦虚谨慎,待人宽厚,乐于奖掖后生,洋溢着士人领袖的人格魅力,带动了以崇尚道德人格为特征的一代士林新风的形成。苏轼评价他 “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高度赞扬了他在文学等方面的成就。他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后人列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又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 “千古文章四大家”。
负面评价:欧阳修晚年政治态度趋于保守,对王安石变法有所抵制和讥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在政治变革时期的局限性,但与司马光等人的完全反对态度又有所不同,其抵制也多是基于自己的政治理念和对现实问题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