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出自唐代李华的《春行即兴》

译文

春山之中,树木繁茂芬芳,却空无一人,花儿只能自开自落,山路上鸟儿独自啼叫,仿佛在空谷中回响。

注释

芳树:泛指春天里繁茂芬芳的树木。

无人:强调没有人,突出了环境的寂静与荒芜。

春山:春天的山峦,点明了地点和季节,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

空啼:徒然啼叫,鸟儿的啼叫无人欣赏,更显山林的空寂。

芳树、春山:这两句互文见义,即春山之芳树,描绘出春天山林中树木繁茂、花草芬芳的景象。

赏析

表现手法

以乐景写哀情:诗中的 “芳树”“花”“春山”“鸟啼” 本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日美景,但 “无人” 与 “空啼” 却将这种美好置于无人问津的荒凉境地,以自然的生机衬托出人事的凋零,强烈地表达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哀伤。

动静结合:“花自落” 是动态描写,花落的过程展现出一种生命的流逝;“春山” 是静态的背景,而 “鸟空啼” 又是动态的声音,动静相互映衬,使整个画面既具有春天的生机感,又透露出一种静谧和凄凉。

衬托:用 “芳树”“花”“鸟” 等美好的事物,衬托出 “无人” 的寂寥和 “空啼” 的落寞,以景衬情,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意境营造:营造出了一种寂静、清幽而又略带凄凉的意境。繁茂的芳树、盛开的花朵,本应是热闹而美好的场景,但因为 “无人” 欣赏,只能自开自落;春山之中,鸟儿的啼叫声本是充满生机的象征,却在空荡的山路上独自回响,更显山林的空寂,仿佛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种无人的荒凉之中。

情感表达:蕴含着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安史之乱后,曾经繁华的宜阳变得荒芜,诗人看到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如今荒凉的悲哀。“无人” 和 “空啼” 不仅写出了环境的寂静,更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事沧桑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

名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2025-1-28 16:23:18

名句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2025-1-28 16:41:2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