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咏柳》
译文
高高的柳树仿佛是用碧绿色的玉石精心装扮而成,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 在这里表示满、全的意思。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赏析
精妙的比喻:诗人将柳树的新叶比作碧玉,形象地展现出柳叶的嫩绿、晶莹剔透,赋予了柳树一种珍贵、美丽的质感,让人联想到少女青春洋溢的美好形象。同时,把垂下的柳枝比作绿色的丝绦,生动地描绘出柳枝的轻盈、柔软和细长,仿佛是随风舞动的丝带,增强了诗句的视觉效果和动感,使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的婀娜姿态。
巧妙的拟人:“妆成” 一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柳树拟人化,仿佛它是一位经过精心梳妆打扮的美人,亭亭玉立,展现出一种精致美,使得柳树具有了人的灵性和韵味,更加鲜活生动。
整体意境与情感:这两句诗通过对柳树的细腻描绘,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神奇。诗人借柳树的形象,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以及对生命新生的欣赏与敬畏,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情感氛围。
结构作用:作为诗的开篇两句,为后面两句的设问和比喻做了很好的铺垫,先描绘出柳树的整体形象和柳条的形态,引发读者对柳叶的关注和思考,自然地引出了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的疑问与回答,使整首诗的结构严谨,逻辑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