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

张孝祥

张孝祥(1132 年 —1170 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出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

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靖康二年北宋灭亡,张孝祥之父张祁率母领弟避难移居至明州鄞县。绍兴二年,张孝祥出生在鄞县桃源乡方广寺的僧房中,并在鄞县生活到十三岁。绍兴十四年,张祁举家返乡,居于芜湖,张孝祥自号 “于湖居士”。绍兴十七年,十六岁的张孝祥通过了乡试。

科举成名:绍兴二十四年,张孝祥参加廷试,高宗亲自将其擢为进士第一,居秦桧孙秦埙之上。此次科举考试本掌握在秦桧手中,因高宗干预,张孝祥才得以中状元,这一事件改变了他的命运。

官场起伏 :

初入官场:绍兴二十四年至绍兴二十九年,张孝祥官居临安,接连升迁,直至升任为中书舍人。但因汪彻弹劾,他丢官外任,回芜湖闲赋两年半。在此期间,金主完颜亮南下,他虽无官职,仍密切关注战局变化,并提出抗金计策。

复官与再遭打击:绍兴三十二年复官,知抚州。隆兴元年,任平江府知府。隆兴二年,张浚推荐张孝祥,使其升迁为中书舍人等职,但因宋军符离之败,朝廷内议和声起,张浚被罢黜,张孝祥也随之被罢为知建康府。

后续任职:乾道元年至乾道二年复官,出任知静江府。乾道三年改知潭州,乾道四年转任知荆南府、荆湖北路安抚使。在湖北路安抚使任上,他筑堤防水,建万盈仓,整顿吏治,抑制豪强,扶贫济困,颇有政声。乾道五年,张孝祥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次年在芜湖病逝。

文学成就

词作 :

爱国情怀的抒发:其词风格宏伟豪放,是 “豪放派” 代表作家之一 。他的爱国词立意鲜明,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故国的哀思、对北伐中原的渴望以及对萎靡国事的愤慨,如《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六州歌头》中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等。

咏怀词的高雅格调:咏怀词英姿奇气,写景寄情、因事立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吊念,表达自己的感慨和对朝廷的不满,同时展示出放旷、豁达的人生态度,如《念奴娇・离思》《水调歌头・泛湘江》等,其中《念奴娇・过洞庭》被前人推为其词作中最杰出的一首。

情词的深婉清丽:情词别具风格,深婉清丽,情切意深,如思念情人李氏的《念奴娇・风帆更起》等作品,展现了词人多情的内心世界。

写景词的清雅流丽:写景小词清雅流丽,选材广泛,表现手法多样,有许多描绘临安景色的作品,如《西江月》中 “十里轻红自笑,两山浓翠相呼”,《菩萨蛮》中 “吴波细卷东风急,斜阳半落苍烟湿” 等。

诗歌:诗风追求清婉俊逸,诗意深隽奇正,诗韵平实简淡,内容包含对国事的忧怀、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以及羁旅感怀等,其中感怀诗最佳。

文章:文章在当时就受到很高评价,其政论、奏议等用词精炼,想法独到;其四六应制文词翰爽美,气质古雅,晓畅自然;所撰游记文字清隽,气质飘逸,写景优秀。

历史影响

文学方面:张孝祥上承苏轼,下开辛弃疾爱国词派的先河,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张元干一起号称南渡初期词坛双璧,对南宋词坛及后世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社会文化方面:他的作品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思想情感,尤其是爱国情怀和对收复失地的渴望,对于研究南宋社会文化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评价

正面评价:时人对张孝祥评价颇高,如王十朋称其 “天上张公子,少年观国光”,可见其才华卓绝与英伟不羁。杨万里评价他 “当其得意,诗酒淋漓,醉墨纵横,思飘月外”。他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品格也深受后人敬仰,其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被视为南宋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

负面评价:暂未查到历史上对张孝祥有明显的负面评价 。不过,从其官场经历来看,他曾多次遭到弹劾和罢官,可能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也存在一些不同的声音,但这些并不能掩盖他在文学和品德方面的卓越成就。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