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译文
北斗七星高高地挂在天空,哥舒翰在夜里带着宝刀巡逻。到现在吐蕃族的骑兵,再也不敢越过临洮来侵犯。
注释
哥舒:指哥舒翰,是唐玄宗时期的著名将领。他曾任河西、陇右节度使,多次击败吐蕃,使唐朝的西部边境得以安宁。
窥牧马:指吐蕃族的骑兵南下牧马,这里是窥探、侵扰的意思。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常趁秋季南下牧马之机,窥探中原边境,进行侵扰。
临洮(táo):在今甘肃省岷县,是当时唐朝和吐蕃的边界。
赏析
豪迈的英雄气概:诗的前两句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通过描绘哥舒翰在星空下带刀夜行的形象,营造出一种豪迈、英勇的氛围。北斗七星高悬天际,给人一种高远、辽阔的感觉,而哥舒翰 “夜带刀” 的形象则凸显出他的警惕和威严,仿佛是一位守护边疆的战神,在夜幕中随时准备应对敌人的侵扰,展现出豪迈的英雄气概。
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后两句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它表明因为有哥舒翰这样英勇的将领镇守边疆,吐蕃的骑兵不敢轻易越过临洮进行侵扰。这种对边疆安宁的描述,是对哥舒翰功绩的赞美,也是对唐朝国力强盛的一种自豪展现,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当时人们对国家边疆稳定的欣慰和骄傲。
简洁的语言风格: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华丽的辞藻。仅用了二十个字,就生动地勾勒出哥舒翰的英雄形象和唐朝边疆的稳定局面。如 “北斗七星高” 简单地描绘出背景环境,却能给人以广阔、壮丽的感觉;“哥舒夜带刀” 直接写出人物形象,简洁而有力,使哥舒翰的形象跃然纸上。
民歌特色浓郁:从诗歌的形式和风格来看,《哥舒歌》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它的语言通俗易懂,像是民间传唱的歌谣,易于记忆和传播。而且采用了起兴的手法,以 “北斗七星高” 引出主人公哥舒翰,这种手法在民歌中较为常见,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亲和力。
创作背景
哥舒翰是唐朝时期抵御吐蕃的名将,他在西部地区多次征战,为保卫唐朝边境立下赫赫战功。这首诗大概是在哥舒翰的事迹在民间广泛流传之后,由当地百姓创作出来的。当时吐蕃时常侵扰唐朝边境,百姓深受其害,哥舒翰的出现和他的军事胜利让边境百姓的生活得到安宁,人们对他充满了崇敬和感激之情,于是便创作了这首诗来歌颂他的功绩。
简析
《哥舒歌》是一首赞美英雄、歌颂边疆安宁的诗作。它以豪迈的气概、简洁的语言、民歌的形式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塑造了哥舒翰这一英雄形象,展现了唐朝时期的边疆局势。从创作背景可以看出,它是百姓心声的真实反映,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不仅让我们了解到哥舒翰的功绩,也体现了当时民间的文化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