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词

白居易〔唐代〕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湿 一作:尽)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译文

泪水湿透了罗巾,好梦难成,深夜时分,前殿传来按着节拍的歌声。红颜尚未老去,君王的恩宠却已断绝,只能斜靠着熏笼,一直坐到天明。

注释

罗巾:一种丝罗巾帕。

梦不成:即长夜难眠,不能入睡.

按歌声:按着节拍歌唱。

红颜:指青春美丽的容貌。

恩:指皇帝的恩宠。

斜倚:斜靠。

熏笼:罩在香炉外面用来熏衣被的竹笼。

赏析

心理刻画细腻:诗中通过对宫女一系列行为和心理的描写,如 “泪湿罗巾”“梦不成”“斜倚熏笼坐到明” 等,细腻地展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的心理变化过程,将失宠宫女的哀怨、无奈、孤独等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比手法运用:前两句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宫女的孤寂凄凉、以泪洗面,另一边是前殿的歌舞升平、欢声笑语,以乐景衬哀情,更加突出了宫女的悲惨遭遇和内心的痛苦。

用词精准传情:“红颜未老恩先断” 中的 “未老” 与 “先断” 形成强烈反差,强调了宫女被抛弃的不公与残酷,一个 “断” 字,将君恩的绝情表现得干脆而决绝,有力地表达了宫女的怨愤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长庆元年(821 年),当时白居易任中书舍人. 他胸怀大志,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因种种原因在仕途上遭受挫折,皇帝的信任和重用也逐渐减少,就如同诗中红颜未老却恩宠先断的宫女一般,于是借宫女的悲惨遭遇来隐喻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抒发内心的愤懑、不满以及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

简析

《后宫词》是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描写失宠宫女的生活和情感,揭露了宫廷生活的冷酷无情和封建帝王的薄情寡义,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的悲惨命运。同时,诗人以宫女自喻,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和哀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全诗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深沉,心理描写细腻入微,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宫怨诗中的佳作。

诗文

凉州词

2025-2-2 20:27:54

诗文

宫中词

2025-2-2 21:24:3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