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

李商隐〔唐代〕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译文

瑶池上西王母打开了雕花窗户,只听见《黄竹歌》声震动大地,令人悲哀。周穆王的八匹骏马能够日行三万里,他为了何事违约不再来?

注释

瑶池阿母:即西王母。《穆天子传》卷三记载,周穆王与西王母在瑶池之上宴饮,西王母唱歌,希望穆王不死,还能再来。《武帝内传》称王母为 “玄都阿母”。

绮窗:绘饰如绮之窗户,雕画若绮。

黄竹歌声:《穆天子传》卷五记载,周穆王在黄台之丘遇到风雪,看到有受冻的人,于是作诗三章来哀怜百姓,即《黄竹歌》。这里借《黄竹歌》暗示穆王已死,也暗示人间百姓的苦难。

八骏:传说周穆王有八匹骏马,可日行三万里。《列子》《穆天子传》等对八骏的记载各不相同。

穆王:西周人,姓姬名满,传说他曾周游天下,西游至昆仑山时与西王母相会。

赏析

巧妙的构思:全诗虚构了西王母盼不到周穆王重来的情节,西王母打开绮窗等待,却只闻《黄竹歌》的哀声,不见穆王身影。诗歌通过西王母的视角和心理活动展开,以 “穆王何事不重来” 的疑问结尾,不言穆王已死而其死自明,暗示了求仙的虚妄。

鲜明的对比:首句 “瑶池阿母绮窗开” 描绘出仙境的绮丽风光,次句 “黄竹歌声动地哀” 展现人间的凄楚情景,形成强烈对比。既隐喻作歌之人已死,仙境虽美却无缘得去,暗含对求仙的讽刺;又用《黄竹歌》诗意,暗示人民挨饿受冻,而统治者却追求长生,寄寓对统治者求仙的斥责。

委婉的讽刺:诗人没有直接议论求仙的荒谬,而是将讽刺之意融入西王母的动作和心理中。西王母盼不到穆王,体现出即使是神仙也无法让凡人长生,那么人间的求仙之术自然是靠不住的,讽刺犀利却委婉曲折,具有含蓄蕴藉之美。

创作背景

晚唐时期,好几个皇帝迷信神仙之道,服食丹药,妄求长生,以至服金丹中毒死去,如唐武宗等。李商隐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目睹了统治者的荒唐行为,借周穆王西游遇仙人西王母的神话,加以生发,创作了这首诗,讥刺皇帝求仙的虚妄,以古讽今,希望统治者能关注现实,不要沉迷于求仙的幻想。

简析

《瑶池》是一首寓意深刻的讽喻诗。诗人以神话传说为题材,通过对西王母等待周穆王这一情节的虚构,揭示了求仙的不切实际和荒谬。诗歌语言简洁,构思新奇,对比鲜明,讽刺意味浓厚,在明白酣畅中又具含蓄蕴藉之致,体现了李商隐诗歌构思精巧、寓意深远的特点,借古事以讽今,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统治者的批判。

诗文

隋宫

2025-2-3 13:34:00

诗文

嫦娥

2025-2-3 14:08:2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