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江湖 一作:江南;纤细 一作:肠断)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译文
困顿失意,在江湖中载酒而行,欣赏着那细腰如楚女、身轻似飞燕的美人。十年扬州生活,仿佛一场梦,到头来只在青楼女子中落得个薄情负心的名声。
注释
落魄:困顿失意、放浪不羁的样子。诗人早年做幕僚,一直不得志,故有此说,一作 “落托”。
载酒行:一边饮酒,一边流浪漂泊,意谓沉浸在酒宴之中。
楚腰:指美人的细腰。楚灵王喜欢细腰,宫中女子就束腰,忍饥以求腰细,“楚腰” 就成了细腰的代称。
掌中轻:据说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身体轻盈,能在掌上翩翩起舞,这是一种夸张的形容。
扬州梦:作者曾随牛僧孺出镇扬州,常出入青楼,后分务洛阳,追思感旧,觉得繁华如梦,故云 “扬州梦”。
青楼:这里指歌馆妓院。
薄幸:薄情。
赏析
情感复杂:既有对往昔扬州放浪生活的追忆,又有深深的悔恨与自责,“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十年时光如梦幻泡影,只换来 “薄幸” 之名,看似轻松诙谐的表述背后是诗人对自己虚度光阴的痛心。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沉沦下僚的愤懑与无奈,他以酒色来排遣内心的苦闷,却在回首时更觉迷茫与失落。
艺术手法高超:前两句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叙事,用 “楚腰”“掌中轻” 两个典故,生动地描绘出扬州歌女的美丽动人,也暗示了自己当时沉迷酒色的生活。后两句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抒情,“十年” 与 “一觉” 形成强烈对比,突出时光易逝、人生如梦的感慨。“赢得” 二字,调侃中饱含辛酸、自嘲与悔恨,将诗人复杂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语言风格独特:杜牧以其清新俊逸、简洁明快的语言,将深刻的人生感慨融入短短四句诗中,不事雕琢,却韵味十足,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杜牧在黄州刺史任上,为追忆十年前的扬州岁月而作。杜牧于唐文宗大和七年(833 年)至大和九年(835 年)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府任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当时他三十一二岁,颇好宴游,与青楼女子多有来往,诗酒风流,放浪形骸。后来回顾这段经历,杜牧有感于自己年华虚度、一事无成,遂作此诗以抒发内心的感慨。
简析
《遣怀》是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表面上是诗人对自己在扬州那段放浪形骸生活的回忆与调侃,实际上蕴含着他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怀才不遇的悲愤。诗歌通过今昔对比,以 “梦” 字为核心,将过去的荒唐与现在的悔恨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诗人曾经的沉沦,也表现出他试图从过往中挣脱、寻求新的人生方向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以小见大,从个人的经历中折射出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体现了杜牧诗歌的独特魅力,是其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