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张少府

王维〔唐代〕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唯 一作:惟)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译文

人到晚年只喜好安静,对世间万事都不再关心。自认为没有良策来报效国家,只知道回到旧日隐居的山林。松风轻轻吹拂,我解开衣带尽享闲适,山中明月朗照,我悠然自得地弹琴。您若问我困厄与显达的道理,那渔歌悠远,渐渐飘向河浦深处。

注释

酬:以诗词酬答。

张少府:名不详,少府是唐人称县尉的称呼。

长策:良计。

空知:徒然知道。

旧林:指旧日曾经隐居的园林,比喻往日栖息之所。

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解衣带时的闲散心情,解带表示熟不拘礼或闲适。

穷通:困厄与显达。

浦深:河岸的深处。

赏析

情感表达:诗中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开篇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看似是一种超脱淡然的心态,但实则蕴含着诗人在经历世事变迁后,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与失落。颔联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进一步表明诗人在现实面前的无力感,他深知自己没有好的办法来改变现状,只能选择归隐。颈联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则展现了诗人归隐后的闲适生活,在松风山月的陪伴下,诗人解带弹琴,看似自在惬意,却也透露出一种自我排遣的意味。尾联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以不答作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淡,同时也有对友人的劝诫,希望友人能像渔父一样,超脱于穷通之外。

艺术特色:全诗写情多于写景,却又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歌语言简洁自然,却富有深意,如 “松风”“山月” 等意象的运用,不仅描绘出了隐居环境的清幽,也衬托出了诗人的高洁品质。以问答形式结尾,使诗歌更具韵味,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让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当时王维处于半官半隐的状态。王维早年受张九龄重视、重用,对现实充满希望。然而,张九龄罢相贬官后,朝政大权落到奸相李林甫手中,政治局面日趋黑暗,王维的理想随之破灭。在这种情况下,他既不愿意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于是过上了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给张少府的,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

简析

《酬张少府》是王维诗歌中的经典之作,体现了他诗歌的独特风格。从内容上看,诗歌围绕着诗人的 “好静” 之志趣展开,通过对自己晚年生活状态和心态的描述,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从艺术手法上,诗人以简洁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和巧妙的结构,营造出了一种悠然闲适又略带惆怅的意境。整首诗在平淡中见深意,于自然中显真情,展现了王维高超的诗歌艺术水平,也为我们了解王维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唐代诗文

终南山

2025-2-5 22:21:02

唐代诗文

过香积寺

2025-2-5 22:59:1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