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
旅途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前行。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顺风行船,船帆端端直直地高悬着。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江上春早,旧年还未过去新春已经到来。我的家书要送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帮我捎到洛阳去。
注释
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客路:旅途。
潮平: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
风正:顺风,且风力不大。
海日:海上的旭日。
残夜:夜将尽之时。
江春:江上的春天。
乡书:家信。
归雁:北归的大雁。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赏析
意境开阔宏大:开篇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以对偶句展现了青山绿水间行舟的宏大场景,为全诗奠定了开阔的基调。“潮平两岸阔” 描绘出春潮涌涨,江面与岸齐平的浩渺景象,视野极为开阔。
炼字精准巧妙:“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中的 “平”“阔”“正”“悬” 四个字精准地表现出江水的浩渺、江面的开阔以及行船时风顺帆正的平稳状态。特别是 “悬” 字,将帆高挂的形态生动展现,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蕴含哲理情思:“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是千古名句,不仅写景逼真,还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残夜未退,红日已升;旧年未过,新春已至,表现出时序交替的不可阻挡,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同时也借景巧妙地烘托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思乡之情浓郁:尾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借 “雁足传书” 的传说,将心中的思乡之情寄托于北归的大雁,希望它能把家书捎回洛阳,使全诗的思乡主题得以升华,让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愁绪。
创作背景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 “尝往来吴楚间”。这首诗是他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沿江东下,在途经江苏镇江北固山下停泊时有感而作。当时诗人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看到北固山下的壮丽景色以及北归的大雁等景象,触发了心中的思乡之情,从而吟成了这首千古名篇。
简析
《次北固山下》是一首典型的五言律诗,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全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将写景、抒情与说理完美融合。既展现了诗人放眼山川的宽阔胸襟,又抒发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其中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一句尤为突出,以其精妙的写景和深刻的哲理,成为唐诗中的经典名句,广为流传,也让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珍品,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