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彦〔宋代〕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译文

风已使莺雏长大,雨也催肥了梅子,正午时分茂密的树下圆形的阴凉清晰可见。这里地势低洼靠近山峦,衣物潮湿,要费很多炉火才能烘干。人声寂静,乌鸦和老鹰自得其乐,小桥外,新涨的绿水湍急流淌。我久久地凭栏眺望,看到黄芦苦竹,仿佛要像当年的白居易泛舟九江边。

年复一年,我就像春社时的燕子,在大漠漂泊流浪,来到人家的长椽上暂作栖息。暂且不要去想身外的功名利禄,还是常靠近酒樽吧。我这憔悴疲倦的江南游子,实在不忍心听那急促繁密的管弦乐声。就在歌筵边,先安放好竹席和枕头,让我在醉酒后能够安然入眠。

注释

风老莺雏:化用杜牧 “风蒲燕雏老” 诗句,意谓暖风使莺雏渐渐长成。

雨肥梅子:语本杜甫 “红绽雨肥梅”,指雨水充足,梅子长得很饱满。

嘉树清圆:指夏日树木枝叶繁茂,树阴显得很圆很清凉。

地卑:地势低洼。

乌鸢(yuān):乌鸦和老鹰。

溅溅:流水声。

社燕: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走的燕子,这里词人以社燕自比。

瀚海:本指沙漠,这里泛指遥远、荒僻的地方。

修椽(chuán):长椽子,燕子常筑巢于梁椽间。

身外:指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

尊:通 “樽”,酒杯。

急管繁弦:指节奏急促、旋律复杂的音乐。

簟(diàn):竹席。

赏析

上片:开篇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夏日的景象,用词精准,“老”“肥”“清圆” 等字将景物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鲜明的视觉感受。“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写出了溧水之地地势低洼、气候潮湿的特点,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压抑与烦闷。“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以乌鸢的自乐和新绿的流水,衬托出环境的静谧,也反衬出词人的孤独寂寞。“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由眼前的黄芦苦竹,联想到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的情景,暗示了自己与白居易有相似的遭遇和心境。

下片:“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以社燕自喻,形象地写出了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表达了对身世的感慨。“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是词人的自我宽慰,试图借酒来忘却身外的烦恼,但这种宽慰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哀。“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直接点明自己是疲倦的江南游子,憔悴的身心已无法承受那欢快的音乐,进一步强化了词人的愁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在歌筵旁先安放好枕席,只想在醉中求得一眠,表现出词人对现实的厌倦和逃避,将词人的落寞与哀愁推向了高潮。

整体:全词情感沉郁,通过对夏日景色的描写和对自身遭遇的感慨,抒发了词人的羁旅愁怀、身世之感以及对现实的不满。语言典雅工丽,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又能自出机杼,浑然天成。在结构上,层次分明,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创作背景

此词是周邦彦于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 年)任溧水县令时所作。当时周邦彦远离故乡,仕途不得意,在溧水任职期间,他内心充满了孤独、寂寞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对自己的人生境遇感到无奈和悲哀,于是借景抒情,写下了这首词。

简析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是周邦彦词中的经典之作。在内容上,它既描绘了夏日溧水的自然景色,又抒发了词人复杂的情感,将身世之感、羁旅之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融为一体,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在艺术手法上,词人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用典、比喻等,使情感表达得含蓄深沉。语言上,词句精美,用典贴切,体现了周邦彦词的典雅风格。这首词不仅展现了周邦彦高超的作词技艺,也反映了北宋末年部分文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境遇,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宋代诗文

苏幕遮·燎沉香

2025-2-25 16:45:50

宋代诗文

瑞龙吟·大石春景

2025-2-25 17:08:3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