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汉宫春·立春日》
译文
春天已经归来,且看美人头上,春幡袅袅,迎风招展。
注释
春幡:古时风俗,每逢立春,剪彩绸为花、蝶、燕等状,插于妇女之发,或缀于花枝之下,曰春幡,也名彩胜。
赏析
从习俗写春归:这三句开篇点明立春节候,通过描写美人头上的袅袅春幡,巧妙地将春天的气息具象化。春幡是立春日的典型民俗象征,作者以小见大,用这一细节暗示春天的归来,笔法细腻且含蕴丰富,让读者从美人头上的装饰感受到春天的脚步,既符合节日氛围,又富有生活气息。
奠定全词基调:“春已归来” 四字,本应给人带来喜悦之感,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心境,这种喜悦中却蕴含着复杂的情感。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北方被金人占领,他一心渴望收复失地。此处写春归,暗中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期望,希望南宋朝廷能如同春天到来一般,焕发生机,有所作为,收复北方失地。然而,现实却让他失望,这种希望与失望交织的情感,为全词奠定了哀怨而又充满期待的基调。
展现婉约风格:“袅袅” 一词形容春幡摇曳的姿态,化静为动,生动地描绘出春幡在美人头上随风飘动的轻盈之态,仿佛微风吹拂,春意盎然。这一描写细腻柔美,体现了辛弃疾词中少见的婉约风格,与他一贯的豪放词风有所不同,却也别具韵味,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情感世界中温柔细腻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