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夏夜追凉》
译文
在那竹林深处、树林茂密的地方,传来虫儿的鸣叫声,不时会有微微的凉意,但这并不是因为风的吹拂。
注释
竹深:竹林的深处。
树密:树林茂密。
赏析
独特的清凉意境营造:前一句 “竹深树密虫鸣处”,描绘出一幅清幽静谧的画面,竹林深深,树木茂密,虫鸣声在其间此起彼伏,看似只是对环境的客观描写,却为后一句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后一句 “时有微凉不是风” 则巧妙地一转,打破了读者的常规思维。在这样一个清幽的环境中,人们通常会认为凉意是由风带来的,但诗人却指出,这微凉并非风所致,给人一种新奇的感受,让读者不禁去思考这凉意的来源,从而引发读者的遐想,增添了诗歌的韵味。
细腻的感官描写与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 “竹深树密” 的视觉描写和 “虫鸣” 的听觉描写,以及 “微凉” 的触觉描写,多维度地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夏日感受。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清幽环境中的丝丝凉意,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这种宁静、清幽自然之境的喜爱与享受之情,他在这远离喧嚣的地方,独自品味着这份独特的清凉与宁静,自得其乐。
蕴含理趣:从深层次来看,这首诗还蕴含着一定的理趣。“时有微凉不是风” 一句,暗示了世间的事物并不总是如我们表面看到或习惯认为的那样,也许还有其他的因素在起作用,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思考,不能仅仅凭借常规的认知去判断。这种对生活细微之处的独特发现和思考,使诗歌具有了一定的思想深度,耐人寻味。
语言风格:杨万里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简洁明快,这首诗也不例外。他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生动地描绘出自然景象和自己的感受,没有刻意的雕琢和华丽的辞藻,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质朴的美,体现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