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译文
吃过梅子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仿佛将绿色分给了窗纱。
注释
留酸:指梅子的酸味在牙齿间留存。
分绿:形容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窗纱上,好像将绿色分给了窗纱,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赏析
细腻的味觉与视觉描写:“梅子留酸软齿牙” 从味觉角度入手,生动地描绘出吃梅子时那种酸意留在齿间的感觉,让人仿佛亲自品尝到了梅子的酸味,极具画面感和真实感。“芭蕉分绿与窗纱” 则从视觉角度着笔,将芭蕉的绿色与窗纱联系起来,通过 “分绿” 这一拟人化的描写,把芭蕉写得富有情趣,仿佛它是一个慷慨的施予者,主动将绿色分给窗纱,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清新自然的意境营造:这两句诗通过梅子的酸和芭蕉的绿,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闲适惬意的意境。诗人选取了生活中常见的梅子和芭蕉两种景物,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它们的特点,让人感受到一种浓浓的生活气息。梅子的酸让人提神,芭蕉的绿给人清凉之感,两者相结合,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夏日里悠闲、宁静的画面,仿佛能让人置身于那个充满诗意的环境中,享受着那份独特的惬意。
巧妙的拟人修辞运用:“芭蕉分绿与窗纱” 中 “分” 字的运用,将芭蕉拟人化,赋予了它人的行为和情感。这种修辞手法不仅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独特观察和细腻情感。芭蕉似乎懂得人的心意,主动将自己的绿色分享给窗纱,为人们带来一丝清凉和美感,使整个画面充满了情趣和诗意,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体现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杨万里以其独特的眼光和审美情趣,捕捉到了生活中这些细微而美好的瞬间。他通过对梅子和芭蕉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活的丰富多彩。在他的笔下,普通的事物变得富有诗意和情趣,让人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的存在。这两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感知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