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小池》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注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舍不得。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赏析
拟人手法的运用: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泉眼无声惜细流” 中一个 “惜” 字,将泉眼赋予了人的情感,仿佛泉眼是因为珍惜那细细的水流,所以才无声地流淌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泉水的细腻和温柔。“树阴照水爱晴柔” 中的 “爱” 字,同样把树阴拟人化,好像树阴是因为喜爱晴天里柔和的风光,才特意将自己的影子倒映在水面上,使得树阴也有了人的情趣,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细腻的观察与描写: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细致入微的观察。泉眼的 “无声” 流淌、细流的缓缓渗出,以及树阴在水面上的清晰映照,这些都是很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但杨万里却能捕捉到,并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中这些微小事物的美好。如 “细流” 一词,准确地写出了泉水流淌时的状态,不是汹涌澎湃,而是细细的、缓缓的,更增添了一种柔和之美。
清新自然的意境营造:诗人通过对泉眼、细流、树阴、晴柔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清新、自然、幽静的意境。泉水无声地流淌,树阴静静地倒映在水中,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和谐,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这种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充满生机和情趣的小池风景图,每一个景物都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由衷喜爱,让读者也能从中体会到那份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