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

译文

山上的日光忽然间向西坠落,池塘上的月亮渐渐地从东边升起。

注释

山光:山上的阳光,也可理解为山色。

池月:池边的月亮,这里指月亮在池塘中的倒影,也可直接理解为月亮。

赏析

描绘自然景象:这两句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山林间光影变化的画面。“山光忽西落”,一个 “忽” 字,突出了日落的迅速,仿佛是一瞬间,山上的阳光就消失了,表现出时光的流转之快。“池月渐东上”,“渐” 字则细腻地刻画了月亮缓缓升起的状态,与 “忽” 字形成对比,一快一慢,生动地展现了傍晚时分天色由明转暗的过程,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动态感的视觉体验。

营造静谧氛围:诗人通过对山光西落和池月东上这两种自然现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日落月升,山林间逐渐被夜色笼罩,万籁俱寂,只有池塘中月亮的倒影随着水波轻轻摇曳,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息,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内心也随之平静下来。

体现时间推移: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景色,还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从白天的山光到夜晚的池月,诗人巧妙地以光影的变化为线索,展现了从傍晚到夜晚的时间过渡,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使诗歌具有了一种层次感和纵深感。

融入诗人情感:虽然诗中没有直接表达诗人的情感,但在这宁静的景色描写中,蕴含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陶醉。面对如此清幽的景色,诗人或许在那一刻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从而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这种融情于景的手法,使诗歌更富有韵味和感染力。

唐代名句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2025-3-25 11:38:03

古图

唐寅松林扬鞭图

2025-3-2 21:49:2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