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译文

小孩子虽然不懂得从事耕织等农活,但也在桑树阴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注释

童孙:指儿童、小孩子。

未解:不懂得,不知道。

供:从事,参与。

傍:靠近。

桑阴:桑树的树阴。

赏析

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描绘: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温馨有趣的农村生活场景。在繁忙的农忙时节,大人们在田间辛勤地耕织劳作,而孩子们虽然还不懂得如何从事这些繁重的农活,但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于是在桑树的阴凉下,学着大人的模样种起瓜来。诗人通过对这一细节的描写,将农村生活中富有情趣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儿童形象的生动刻画:诗中的 “童孙” 形象天真可爱,他们不谙世事,却对大人的劳动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未解” 一词突出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他们并不了解耕织的辛苦和意义,只是出于本能的模仿和玩耍心理。而 “学种瓜” 的行为则展现了他们的活泼好动和对生活的热爱,在他们小小的世界里,种瓜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是对大人世界的一种尝试和探索。这种对儿童形象的生动刻画,使诗歌充满了童趣。

对比与衬托手法的运用:诗中以儿童的天真活泼与大人们的辛勤劳作形成鲜明对比。大人们忙于耕织,承担着家庭和生活的重担,而孩子们则在一旁无忧无虑地学种瓜,这种对比突出了农村生活中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孩子们的天真行为也从侧面衬托出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安居乐业,孩子们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成长,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体现诗人的情感态度:范成大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村的日常生活画面,展现了农民们勤劳朴实的品质和孩子们的天真可爱,让读者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质朴和美好。同时,诗歌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这种简单而真实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推崇。

宋代名句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2025-3-25 11:35:00

宋代名句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2025-3-26 15:49:4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