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译文

庭院中间地面一片银白,树上栖息着几只乌鸦,秋夜的露水悄然无声,打湿了院中的桂花。

注释

中庭:即庭院中间。

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地面上,一片银白的样子,形容月色皎洁。

树栖鸦:树上栖息着乌鸦。乌鸦在傍晚时分归巢栖息,这里点明了时间接近夜晚。

冷露:秋天寒冷的露水,暗示了季节为秋季,天气已逐渐转凉。

无声:形容露水在不知不觉中落下,没有声响。

湿:打湿。

桂花: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秋季开花,香气浓郁。在古代诗词中,常与中秋等节日相关联,象征美好和团圆。

赏析

营造出静谧凄清的氛围:“中庭地白树栖鸦” 一句,通过 “地白” 描绘出月光洒在庭院地面上的银白景象,给人一种清冷、寂静的感觉。“树栖鸦” 则进一步增添了静谧的氛围,乌鸦在树上栖息,暗示了夜晚的宁静,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孤寂。这一句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清的画面。“冷露无声湿桂花” 中,“冷露” 点明了秋夜的寒冷,“无声” 强调了露水落下的悄无声息,更突出了环境的静谧。“湿桂花” 则让读者仿佛能闻到桂花的香气,同时也增添了画面的美感和诗意,但在这美好的景象中又蕴含着一丝清冷和寂寞,使整个氛围更加浓郁。

蕴含着思乡怀人的情感:这两句诗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思乡怀人,但通过对中秋月夜景色的描写,委婉地传达出了这种情感。在传统节日中秋节,人们常常会思念远方的亲人,而这两句诗中的明月、桂花等意象,都与中秋佳节紧密相关。庭院中的景象,勾起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冷露湿桂花的画面,也仿佛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在悄然滋长。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诗人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对景物的描写之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这两句诗,景中含情,情因景生。景物的描写不仅生动地展现了秋夜的特点,还为诗人的情感表达提供了依托。读者在欣赏这些景物的同时,也能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使诗歌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语言风格的清新自然:王建的这两句诗语言清新自然,通俗易懂。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修辞手法,只是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秋夜的景象,但却能生动地传达出画面的美感和情感的深度。“地白”“冷露”“无声” 等词语,用词精准,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当时的场景,体现了王建诗歌语言的艺术特色。

唐代名句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025-4-17 9:28:24

唐代名句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2025-4-17 9:47:4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