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

王翰

王翰,约 687 年至约 726 年在世,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人,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生平经历

早年求学与入仕:出身富贵之家,自幼聪颖,才智过人,以博学多才闻名。睿宗景云元年(710 年)登进士第,次年赴长安参加铨选考试时,因不服吏部张榜公布的考试结果,在榜文对面张贴自定的海内文士榜,将当时天下有名号的百余文人按自己认定的才气划分为九等,并把自己与张说、李邕高置第一等 。曾举直言极谏、超拔群类等科,后担任昌乐县尉。

受张说赏识:开元八年(720 年),被入朝为相的张说引荐,入朝担任秘书正字之职,后又升迁为通事舍人、驾部员外郎等官职。在此期间,常与张九龄、李邕等文人交往密切,饮酒作乐,仗剑而舞。

边塞经历与后期仕途:以驾部员外郎的身份前往西北前线,期间创作了著名的《凉州词二首》。开元十四年(726 年)后,历任汝州长史、仙州别驾等职。但因其 “性旷达,不拘小节” 的性格,在官场上备受排挤,最终于天宝十四载(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后被迫出逃,客死异乡。

文学成就

诗歌风格豪放:王翰的诗作多以豪放、雄浑的风格著称,其七言歌行中的对仗自由疏旷,趋于工稳,常于描述性的内容中出现,特别注重包括度量、数字、色彩、距离等方面的形容词对仗,多表现出具体可感的豪壮气魄,如《凉州词二首》中的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展现了边疆战士的豪情壮志与对战争的豁达态度。

题材丰富多样:题材广泛,涵盖了边塞、闺情、应酬、咏史等多个方面。其边塞诗描绘了边疆的壮美景色和战士的生活情感;闺情诗则细腻地刻画了女子的哀怨与思念;应酬诗体现了当时文人之间的交往情谊;咏史诗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看法。

叙事艺术独特:继承并发扬了古代辞赋等长篇文学作品的叙事艺术与表现手法,擅长 “以赋为诗”,将辞赋的丰富意象和宏大格局融入诗歌之中,使其诗作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和感染力。

历史影响

对边塞诗发展的推动:王翰的边塞诗开创了一种新的风格,既展现了唐代的强盛和军威,又流露出士兵们的厌战情绪,对后世边塞诗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边塞诗人提供了借鉴与范例。

对七言诗发展的贡献:在秉承初唐导夫先路的七言长诗基础上有所创新,为之后盛唐七言诗的发展开辟了先路,对七言诗的格律完善和风格成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反映社会风貌:其作品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疾苦,为后人了解唐代的社会生活、文化习俗、军事战争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历史评价

才高八斗受赞誉:杜甫曾以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之句赞叹王翰,表达了对其才华的钦佩与向往之情;张说评价王翰文采斐然,犹如 “琼林玉斝,烂然可珍”,即使有所玷缺,也可成一时之秀;当时的知名文士杜华的母亲崔氏也曾勉励儿子,希望他能与王翰为邻,可见王翰在当时文人中的声誉和地位。

作品评价褒贬不一:王翰的《凉州词二首》等七言诗作广受好评,被认为是唐人七言断句中的佳作,如李沧溟推王昌龄 “秦时明月” 为压卷,王凤洲则推王翰 “葡萄美酒” 为压卷,王渔洋也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然而,也有人认为其五言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在对仗方面过于机械,缺乏内在的情感联系和意境营造。

唐代

李贺

2025-1-17 14:57:23

唐代

刘昚虚

2025-1-17 15:07:3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