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 年 1 月 8 日 —1101 年 8 月 24 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 “三苏”。
生平经历
早年及科举:苏轼出生于文学世家,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勤奋好学。嘉祐元年(1056 年),苏轼与苏辙随父进京应试,嘉祐二年(1057 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文章受欧阳修赞赏,后在礼部复试中获第一名,三月殿试与苏辙同科进士及第。
初入仕途:嘉祐六年(1061 年),苏轼参加制科考试考入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治平二年(1065 年)还朝任殿中丞,后因父丧回乡守孝。熙宁二年(1069 年)苏轼回到京师,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变法,多次上书,后被任命为开封府推官。
地方任职:熙宁四年(1071 年),苏轼被任命为杭州通判,在杭州期间留下大量诗词作品。之后历任密州知州、徐州知州等职,在密州时写下《江城子・密州出猎》,在徐州时成功治理洪水。
乌台诗案及被贬黄州:元丰二年(1079 年),苏轼因 “乌台诗案” 被抓捕回京,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他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篇。
重新启用及再遭贬谪:元丰八年(1085 年),宋神宗病逝后,苏轼被重新启用,先后升任礼部郎中、起居舍人等职。元祐四年(1089 年),苏轼外任杭州知州,后又相继出知颍州、扬州。元祐八年(1093 年),宋哲宗亲政,苏轼再次被贬,相继被流放至惠州、儋州。
北返病逝:元符三年(1100 年),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轼北返,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 年)病逝于常州,被葬于汝州郏城县钓台乡上瑞里嵩阳峨眉山(今河南郏县三苏坟)。
文学成就
诗歌:现存 2700 余首,内容丰富,大体可分为社会政治诗、山水景物诗、和陶诗、题画诗等几类,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外的磅礴气势,又有细腻温婉之处,如《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于情无所不畅,于景无所不取,以清新豪健的语言、新奇的比喻和多样化的风格著称,形成 “东坡体”.
词:开创了豪放词派,打破了晚唐五代以来的婉约风格,将词的题材从儿女情长拓展到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世界,使词能像诗一样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对后世如辛弃疾等词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与辛弃疾并称 “苏辛”。
散文:其散文成就极高,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齐名,代表了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文章以平易自然、条理清晰著称,善于融合叙事、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如《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等,对当时以及后世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历史影响
文学方面:苏轼对宋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诗词文创作理念和风格影响了后世众多文人,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典范和宝贵的经验,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和演变。
文化方面:他的文学作品广泛传播,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承载和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起到了重要作用,其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理念等也促进了文化艺术间的融合与发展。
思想方面:苏轼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如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思考等,对后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
历史评价
同时代人评价:欧阳修对苏轼极为赞赏,称其文章必独步天下;王安石也认为苏轼的文学才华出众。黄庭坚评价苏轼的诗 “如鲁直之诗,清新奇峭,颇造前人未尝道处,自为一家”。
后世评价:历代文人对苏轼评价极高,常被称为 “文章之宗”“词中之龙”。他被视为文人理想的化身,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开创的豪放词风、独特的散文风格以及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都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标杆和学习的典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