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译文
彼此互相看着,怎么也看不够,只有我和敬亭山了。
注释
相看:相互注视。这里是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对视,把山拟人化,仿佛山也在看着诗人。
两不厌:双方都不感到厌倦。“厌” 是厌倦、厌烦的意思,表明诗人与敬亭山之间有一种默契的情感联系,长时间的相互注视也不会觉得腻烦。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名敬亭山。敬亭山风景秀丽,是李白经常游览的地方。
赏析
情感的孤独与寄托
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深深的孤独感以及在孤独中寻找慰藉的情感。“相看两不厌” 的对象只有敬亭山,暗示了诗人在世间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或者在周围环境中感到被孤立。他只能与山相对,从山那里获得一种无声却深沉的理解。
这种孤独并非是消极的自怨自艾,而是在与自然的对话中寻找内心的宁静。敬亭山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它象征着一种永恒、宁静的存在,与诗人动荡不安或者孤寂的内心形成鲜明对比,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诗人的孤独。
意境的静谧与和谐
诗人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意境。在这个意境中,诗人与敬亭山仿佛是两个相互理解的灵魂,默默地对视。没有外界的喧嚣和干扰,只有他们二者存在于这个宁静的空间里。
这种静谧的意境是通过诗人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出来的。“相看” 二字勾勒出一个安静的画面,而 “两不厌” 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和谐的氛围,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与自然之间那种微妙的情感交融。
艺术手法的拟人化与象征
拟人化手法:诗中把敬亭山当作一个可以和诗人相互注视、相互理解的对象,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这使得山具有了人的情感和行为,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拉近了诗人与自然的距离,让读者更容易体会到诗人与山之间的亲密关系。
象征手法:敬亭山在这里象征着自然的永恒和宁静,也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诗人与山的对视,象征着他在追求一种与自然合一、远离尘世纷扰的精神状态。这种象征手法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让读者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