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译文
许久未曾见到李白,他故作狂放的样子真令人悲哀。
世上的人都想要杀了他,唯有我怜惜他的才华。
他才思敏捷,能写出上千首精妙的诗篇,却一生漂泊,只能以酒消愁。
匡山是你曾经读书的地方,如今你已头发花白,最好还是回到那里吧。
注释
“李生” 句:李生指李白,杜甫与李白天宝四载(745 年)在山东兖州分手后,一直未能见面,至此已有十六年。
佯狂:故作颠狂。李白常佯狂纵酒,来表示对污浊世俗的不满。
“世人” 句:指李白因入永王李璘幕府而获罪,系狱浔阳,不久又流放夜郎。有人认为他有叛逆之罪,该杀。
怜才:爱才。
匡山:指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县)境内的大匡山,李白早年曾读书于此。
“头白” 句:李白此时已经 61 岁。杜甫这时在成都,李白如返回匡山,久别的老友就可以相见了,故云归来。
赏析
情感真挚深沉:诗的开篇 “不见李生久”,直接抒发了对李白的思念之情,一个 “久” 字强调了时间的漫长,可见杜甫对李白的牵挂之深。接着,诗人用 “佯狂真可哀” 表达了对李白怀才不遇、佯狂避世的同情与悲哀,这种情感贯穿全诗,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两位诗人之间真挚的友谊。
对比手法的运用:颔联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世人” 对李白的误解和诋毁,与杜甫对他的理解和怜惜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了杜甫的爱才惜才之情,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心的险恶,同时,杜甫以己度人,由李白的遭遇联想到自身,“怜才” 也是怜己,更添一份同病相怜之感。
人物形象的塑造:颈联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生动地勾勒出李白的形象。前一句展现了李白出众的才华,他才思敏捷,诗作丰富;后一句则描绘了他漂泊无依的生活状态,只能借酒消愁,一个诗酒飘零的浪漫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使读者对李白的一生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进一步深化了对他的同情。
结构严谨:全诗章法井然,开头慨叹 “不见”,结尾渴望相见,首尾呼应,浑然一体。从对李白的思念与同情,到对其才华与遭遇的描述,再到最后的深情呼唤,层层递进,情感表达自然流畅,使整首诗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语言质朴自然:此诗最大的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假藻饰。杜甫以质朴自然的语言,倾诉内心对李白的思念与关怀之情,看似平常的语句,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打破了律诗借景抒情或情景结合的传统写法,展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独特的创作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 年),题下自注:“近无李白消息。” 当时杜甫客居成都,或许是得知李白因永王事流放夜郎被赦,又得到郑虔在台州的消息后,引起了对李白的思念,遂写下此诗。次年即代宗宝应元年(762 年)李白就去世了,所以此诗也应是杜甫怀念李白的最后之作。
简析
《不见》是杜甫为怀念李白而作的一首经典五言律诗。全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杜甫对李白的深厚情谊和对其遭遇的同情。通过直抒胸臆、对比等手法,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两位大诗人之间的真挚友谊和惺惺相惜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文人的不幸遭遇,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是杜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