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生平经历

少年时期:王维天性聪慧,九岁时便可作诗吟句。十五岁时,王维便和弟弟王缙离开家乡,游历长安,结交名士权贵,期间创作了诸多诗篇,并结识了岐王、玉真公主等人。

初入仕途:王维十七岁时前往京兆府应试,中第一名解元。开元九年(721 年),王维进士及第,担任太乐丞,但很快因手下人私下舞黄狮子一案,被贬为山东济州司仓参军,一待就是四年多。

亦官亦隐:开元十四年(726 年)秋季,王维离开济州,前往淇上隐居。开元十七年(729 年),王维开始跟着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习顿教。开元二十二年(734 年),王维前往洛阳拜访时任宰相的张九龄,并作诗献给对方,得到赏识,被举荐为右拾遗 。开元二十五年(737 年),王维升为监察御史,同年秋季前往凉州,担任监察御史兼节度判官,期间创作大量边塞诗。次年夏天返回长安。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王维迁任殿中侍御史,同年冬天前往岭南选补岭南郡县官吏,次年返回长安,并买下宋之问的别业,在终南山隐居,后又转任左补阙等职,同时开始经营蓝田辋川别业。

晚年经历:天宝九载(750 年)春天,王维的母亲去世,王维便离开朝廷,住在辋川服丧。天宝十一载(752 年),王维结束为母守丧,回到朝廷,担任吏部郎中,而后又转任给事中。天宝十五载(756 年),安史之乱爆发,王维被叛军俘虏,被迫担任给事中,但曾多次写诗追念唐朝。安史之乱结束后,王维的弟弟王缙上书皇帝,要求主动削官为哥哥王维赎罪,王维才得以赦免。之后,王维历任太子中允、中庶子、尚书右丞等职。

文学成就

诗歌创作:王维的诗歌创作大致以 40 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仕途顺利,政治热情高,有济世之志,写下很多咏政诗和边塞诗,风格较为热情奔放;后期政治热情受挫,思想逐渐消极,渴望退隐田园,多作山水田园诗。其诗歌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山水田园诗:如《积雨辋川庄作》《山居秋暝》等,风格自然优美、清雅冲淡,将诗情画意、音乐美、禅趣高度结合。

边塞诗、游侠诗:如《陇西行》《从军行》等,表达了对战争的看法及战士的情感等。

其它:还有一些表现友情、离别、归思以及爱情的诗歌,如《相思》《送元二使安西》等,风格清新,感情真挚。

艺术手法: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构图往往呈现一种空灵美,善于着色取势,结构画面使层次丰富,远近相宜,动静结合,还有一些诗风格清冷深邃,充满禅意。苏轼曾评价其诗歌特征为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历史影响

文学方面:王维的诗歌作品被广泛传颂,成为后来诗人学习的典范,推动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其山水田园诗派的创作风格和手法,对后世如孟浩然、韦应物等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流派和风格。

绘画方面:王维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将文学与绘画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他的绘画理念,如 “以形写神”“意境至上” 等,影响了后来的画家,尤其是文人画的发展。

文化方面:王维的作品体现了唐代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们的精神追求,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历史评价

《旧唐书》和《新唐书》:对王维均有较高评价,认为他为人孝顺,爱护弟妹,博学多艺。

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评价王维的诗被列入妙品上上等,其画的构思也是如此,认为他山水画中的平旷深远的意境、云彩的情势、山石的颜色等,都是卓越的天赋才能达到的,并非他人所能学来。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精准地概括了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肯定了他在文学艺术上的独特贡献。

现代学者:普遍认为王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在艺术技巧、意境营造、思想内涵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