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765 年),字达夫,一字仲武,郡望渤海蓨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行次三十五,故称 “高三十五”,是唐朝著名边塞诗人。
生平经历
早年游历与求仕:出生于渤海蓨县的官宦世家,但到他出生时家境已逐渐衰败。20 岁时前往长安求仕,无果后游历至梁宋等地,以耕钓为生,甚至曾一度乞讨。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一些文人雅士,为其诗歌创作奠定了基础。
多次出塞与创作边塞诗:开元十九年,28 岁的高适第一次赴塞,投奔朔方节度大使信安王李祎,随军出征期间创作了《营州歌》《塞上》等诗篇,开启了边塞诗创作之旅。开元二十三年,高适应考落第后又回到宋州。天宝八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举荐,高适有道科中第,被任命为封丘县尉,但他对该官职不满,于天宝十二年入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得到哥舒翰赏识与推荐。
安史之乱中的经历:安史之乱爆发后,哥舒翰拜兵马副元帅,守潼关,高适任左拾遗,转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潼关失守后,高适向唐玄宗献策未被采纳,后随唐玄宗西逃。永王李璘叛乱时,高适被唐肃宗召见,分析江东形势,被任命为御史大夫等职,出兵讨伐永王。因得罪权臣李辅国,高适被贬为太子少詹事。
晚年任职与封爵:乾元二年,高适任彭州刺史,后改任蜀州刺史。期间曾参与平定梓州刺史段子璋叛乱等。广德元年,迁任剑南节度使。后因吐蕃进犯等原因,被代宗召回京,任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加封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永泰元年正月,高适病逝,追赠礼部尚书,谥号 “忠”。
文学成就
诗歌题材广泛:其诗涵盖边塞、战争、民情、咏怀等诸多题材。如《燕歌行》《蓟门行五首》等边塞诗,既歌颂战士报国豪情,又揭露边将腐败和朝廷安边政策的弊端;《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之九、《东平路中遇大水》等民情诗,深刻反映了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矛盾;《别韦参军》《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等咏怀诗,则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
诗歌风格雄浑豪放:高适的诗歌风格雄浑豪放,充满阳刚之气。他以政治家的眼光和胸怀,在诗中直抒胸臆,表达对国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如《别董大》中的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展现出豁达豪迈的气概。
七言歌行成就高:高适的七言歌行,既保留了初唐歌行内容丰富复杂的长处,又去除了堆砌繁芜的弊病,气势沉雄,音调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燕歌行》全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场战争的全过程,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看法和对士兵的同情,是唐代七言歌行的经典之作。
历史影响
推动边塞诗发展:高适三次出塞,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边塞诗,把边塞诗的创作推向高峰,成为盛唐边塞诗的领军人物,与岑参并称 “高岑”,对后世边塞诗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反映社会现实: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诸多问题,如战争、民生疾苦、官场腐败等,为后人了解唐代社会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历史评价
同时代人评价: 高适与李白、杜甫等诗人交往密切,其诗歌才华得到了同时代人的认可。哥舒翰对他十分赏识,在唐玄宗面前盛赞他。杜甫曾在《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一诗中表达了对高适的怀念与敬重之情。
后世评价:后世对高适的评价颇高,普遍认为他是唐代边塞诗的杰出代表之一。其诗作风格雄浑豪放、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对后世诗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评价高适的诗 “音节鲜明,情致委折,浓纤修短,得衷合度”,高度赞扬了他在诗歌艺术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