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出自唐代李白的《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译文

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秋色渐浓,梧桐也似乎变得衰老。

注释

人烟:炊烟,这里指人家。
寒:使动用法,使…… 显得寒冷,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老:使…… 衰老,这里指秋色使梧桐呈现出衰老、凋零的状态。

赏析

精妙的视觉与感觉融合:“人烟寒橘柚” 描绘出诗人看到橘柚林被炊烟缭绕,在炊烟的笼罩下,橘柚似乎带上了一丝寒意,不仅有视觉上炊烟、橘柚的画面感,“寒” 字更将一种触觉感受融入其中,使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股清冷。“秋色老梧桐” 则是从视觉上看到秋天的景色让梧桐树叶凋零、枝干显得苍老,一个 “老” 字将秋色对梧桐的影响生动地表现出来,视觉与感觉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衰飒、冷清的氛围。

借景抒情与心境映照:诗人借橘柚、梧桐等秋日之景,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某种落寞与惆怅。橘柚在寒烟中,梧桐在秋色里,都呈现出一种萧索的状态,这也暗示了诗人自身可能在经历某种人生的困境或心境的低落,以景衬情,景中含情,将自己的情感与眼前的景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用词精准与意境营造:“寒” 和 “老” 两个字用得极为精妙,堪称诗眼。“寒” 字不仅点出了季节的特点,更赋予了画面一种清冷的色调和氛围;“老” 字则形象地描绘出梧桐在秋色中的衰败之态,强化了秋日的萧瑟感。这两个字使整个诗句的意境更加深远,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秋意浓重、冷清孤寂的场景之中,感受到那种岁月流逝、生命凋零的淡淡哀愁。

体现诗歌的整体风格:从这两句诗可以看出李白诗歌善于运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营造宏大而深远意境的特点。虽然只是描写了橘柚、梧桐、炊烟等常见的景象,但通过他独特的视角和精准的用词,展现出了一种大气而又略带忧伤的美感,既具有李白诗歌一贯的豪放洒脱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又体现了他对自然景物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名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025-1-22 12:31:25

名句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2025-1-22 12:40:1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