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译文
孤船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水向天际奔流而去。
注释
孤帆:孤零零的一艘船,这里以船的孤单来暗示送别的情境和离人的孤独感,也突出了在浩渺江面上船只的渺小。
远影:指船帆在远处的影子,随着船渐行渐远,帆影越来越小,直至消失,描绘出一种渐行渐远的动态感。
碧空尽:在碧蓝的天空中逐渐消失。“尽” 字写出了船帆消失在视野中的状态,强调了距离的遥远和空间的辽阔。
唯见:只看见,突出了诗人目光的专注和周围环境的空旷,此时眼中只剩下长江水。
天际流:向天边流去。“天际” 指天边,形容长江水仿佛流向了无尽的远方,给人以浩瀚、悠远的感觉。
赏析
情景交融的画面感: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极富画面感的送别场景。诗人站在江边,目送友人的孤帆渐渐远去,直至消失在碧空尽头,眼前只剩下滔滔不绝的长江水向天际流淌。通过对孤帆、远影、碧空、长江、天际等景物的细腻描绘,将送别的惆怅与不舍之情融入到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那逐渐消失的孤帆,象征着友人的离去,而无尽的江水则仿佛是诗人绵绵不绝的情思,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离别时的伤感。
以景结情的妙处:诗人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而是以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样的景物描写来结尾,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能够自行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长江水的滚滚东流,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绘,更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不可逆转,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氛围和诗人的眷恋之情。读者可以从这一画面中感受到诗人久久伫立江边,凝视着江水远去的身影,仿佛能够触摸到他内心的那份惆怅和失落。
体现李白诗歌的豪放与灵动:从诗歌风格来看,这两句诗体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特点。诗人以宏大的视角和开阔的意境,展现了长江的浩瀚与壮阔,以及孤帆在碧空下的渺小,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使诗歌具有一种雄浑的气势。同时,“孤帆远影碧空尽” 的细腻描写又不失灵动之感,将友人离去的过程描绘得生动而形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这种豪放与灵动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使诗歌既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又充满了细腻的情感韵味,充分展现了李白高超的诗歌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