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出自唐代李白的《送友人》

译文

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也不忍离去。

注释

挥手:这是一个动作描写,体现了诗人与友人告别的场景,通过简单的两个字,生动地描绘出分别时的动作,蕴含着不舍之情。

自兹去:“自” 是从的意思,“兹” 表示此、现在,“自兹去” 即从此离开,点明了分别的时刻,强调了此刻的离别是友人从此踏上远行之路。

萧萧:模拟马嘶鸣的声音,属于象声词。在这里用 “萧萧” 来形容马叫,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凄凉的马鸣声,为离别增添了一份哀伤的氛围。

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诗人和友人即将分离,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马也像有了灵性一样,仿佛感受到了离别的情绪,所以称为 “班马”。

赏析

画面感与情感表达: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离别画面。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就此各自踏上不同的旅程。“挥手” 这一动作,看似简单平常,却饱含了千言万语和无尽的不舍。而 “萧萧班马鸣” 则以马的嘶鸣进一步烘托出离别的氛围。马的鸣叫仿佛是在替主人诉说着不舍,使得整个离别场景更添伤感。诗人没有直接写人如何悲伤,而是通过马的反应来侧面烘托,将离别的愁绪表现得含蓄而深沉,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真挚的情谊以及离别的惆怅。

以景结情的妙处:运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借马鸣之声收束全诗,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深远。马鸣的声音在空旷的背景下回荡,余音袅袅,就像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离情别绪,绵绵不绝。这种结尾方式避免了直白的抒情,让诗歌具有了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读者在诗歌结束后,仍然能沉浸在那离别的氛围中,回味无穷。

体现李白诗歌的豪放与灵动:从诗歌风格来看,这两句诗既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豪放洒脱,又展现了其灵动细腻的一面。“挥手自兹去” 展现出一种豁达的离别态度,没有过多的缠绵悱恻,体现了诗人的豪放气质。而 “萧萧班马鸣” 又通过对马鸣这一细节的捕捉,以细腻的笔触为离别增添了一份温情和灵动,使整首诗在豪放中不失细腻,刚柔相济,体现了李白高超的诗歌艺术水平。

唐代名句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2025-1-22 17:09:40

唐代名句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2025-1-22 17:16:3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