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奔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
注释
天门:指天门山,位于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长江两岸,东为博望山,西为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故得名 “天门”。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体现出江水的汹涌奔腾,具有强大的力量,仿佛是它以不可阻挡之势将原本相连的山脉冲断,形成了如今的天门山。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这里点明了江水的地域属性,也为诗句增添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开:冲开,劈开。形象地描绘出江水冲破天门山的壮阔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回” 字生动地表现出江水在流经天门山时,由于山势的阻挡,水流改变方向,形成回旋的动态画面,突出了江水的灵动与多变。
赏析
整体意境:这两句诗以雄浑壮阔的笔触,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水汹涌奔腾的壮丽画面。诗人站在远处眺望,眼中是被江水从中断开的天门山,以及奔腾不息、在此回旋的碧水,山与水相互映衬,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力量的山水画卷,营造出一种雄伟、壮阔而又灵动的意境。
表现手法: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天门中断楚江开”,一个 “断” 字和 “开” 字,将楚江拟人化,赋予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力量,仿佛江水是有意志的,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开了天门山,这是一种极为大胆的夸张,突出了长江水的磅礴气势。“碧水东流至此回” 则通过 “回” 字,将江水的回旋流动描绘得十分生动,仿佛江水具有了情感和意识,在天门山处徘徊回旋,使诗句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情感表达: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景观的惊叹与赞美之情。诗人以细腻而又豪放的笔触,将天门山的雄伟险峻和长江水的奔腾不息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豪迈之情。这种情感与诗人一贯的浪漫主义风格相契合,展现了李白诗歌中那种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宏大、壮美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