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出自唐代韩愈的《春雪》 译文 新年已经来到了,却还看不到芬芳的花朵,直到二月初的时候,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注释 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 初:刚刚。 惊:新奇,惊讶,在这里写出了诗人在焦急期待中看到 “春色” 萌芽时的惊喜神情。 赏析 内容层面:从写实角度描绘了北方春天来得较晚的景象,新年已过,本应是春回大地、百花盛开之时,但却连一朵花的影…- 4
- 0
-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出自宋代姜夔的《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译文 长夜漫漫,你这薄情的人怎么能知道我内心的煎熬呢?春天才刚刚开始,我的心却早已被相思之情染透。 注释 争得:怎么能,如何能。 薄情:这里是女子对男子的昵称,并非真的指责对方薄情寡义,而是一种嗔怪,带有撒娇的意味。 春初:初春,春天刚开始的时候。 染:沾染,这里指被相思之情所笼罩、浸透。 赏析 角度独特:这两句词从对方的…- 14
- 3
-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出自元代乔吉的《天净沙·即事》 译文 黄莺啼叫,春燕飞舞,一派大好春光。红花娇艳,绿柳婀娜,实在迷人,就像画中走出的美女真真一样。 注释 莺莺燕燕:指黄莺和春燕,一方面是对春天鸟类的描写,另一方面也可暗喻年轻的情侣或伴侣,像莺燕般亲昵。 花花柳柳:描绘春天里花朵盛开、柳枝摇曳的景象,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花比喻女子的面容,柳比喻女子的身姿或眉毛。 真真:典出杜荀鹤《松窗杂记》,唐进士…- 9
- 3
-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出自清代袁枚的《春风》 译文 春风就像尊贵的客人一样,所到之处马上就变得万物复苏、热闹繁华。 注释 贵客:尊贵的客人。 便:就。 繁华:繁荣热闹,这里指春风所到之处,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花团锦簇的繁荣景象。 赏析 精妙比喻:诗人将春风比作贵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重要性和人们对它的期待与欢迎。贵客到来会让场面热闹起来,春风到来则让大地从沉睡中苏醒,充满生机与活力,巧妙地传达出春风如同贵客般能…- 5
- 1
-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出自唐代岑参的《山房春事二首》 译文 庭院中的树木不知道人已经全部离去,春天到来时依然像过去一样绽放着花朵。 注释 庭树:指梁园中残存的树木。 尽:全部,完。 发:绽放。 旧时花:往日、当年的花,指像过去繁华时一样盛开的花。 赏析 表现手法:运用了拟人和反衬的手法。“不知” 赋予庭树以人的意识,说庭树不知道人已散尽,实则是诗人自己在感慨人事的变迁。以庭树的无知无情,衬托出人…- 3
- 0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咏柳》 译文 高高的柳树仿佛是用碧绿色的玉石精心装扮而成,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 在这里表示满、全的意思。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赏析 精妙的比喻:诗人将柳树的新叶比作碧玉,形象地展现出柳叶的嫩绿、晶莹剔透,赋予了柳…- 6
- 0
-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出自唐代韩愈的《晚春》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呈现出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景象。 注释 草树:泛指草本和木本的各类花草树木。 不久归:指春天很快将要过去,即将结束。 百般红紫:形容各种颜色的花朵,即万紫千红,色彩缤纷的春花。 斗芳菲:“斗” 即竞争、竞赛,“芳菲” 形容花草美、香味浓,在这里指花草树木竞相开放,争芳斗艳。 赏析 手法运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 7
- 0
-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出自宋代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 译文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在风中轻柔地摇曳、斜斜摆动。 注释 未老:还没有过去,尚未消逝,指春天还未到暮春时节,依然充满生机。 细:形容春风的轻柔、和缓,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 斜斜:描绘出柳枝在微风中倾斜、摇曳的姿态,富有动态美,表现出柳枝的柔软与轻盈。 赏析 意境营造:开篇两句便营造出一种清新、和美的春日氛围。“春未老&rd…- 6
- 1
-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译文 端起酒杯向东风祈祷,请你再留些时日不要匆匆离去。 注释 把酒:端着酒杯。 从容:留恋,不舍。这里有希望东风慢些吹过,让时光停留之意,也可理解为希望人们能在这美好的时光中慢慢游赏,尽情享受。 赏析 文学渊源与创新:此句源自司空图《酒泉子》中的 “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但欧阳修加了 “共” …- 5
- 0
-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出自唐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译文 眷恋芬芳的花间彩蝶时时在翩翩起舞,自由自在娇软的黄莺正在恰恰欢啼。 注释 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娇:可爱的样子。 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一说为唐时方言,有恰好之意。 赏析 表现手法 细节描写:“留连戏蝶时时舞” 细致地刻画了蝴蝶在花丛中盘旋飞舞、留恋花丛的样子,从侧面衬托出花朵的娇艳芬芳,因为只有…- 4
- 0
-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出自唐代刘方平的《月夜》 译文 今夜出乎意料地感觉到了初春暖意,还听到春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的窗纱传了进来。 注释 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 新透:第一次透过。新,初。 赏析 表现手法 以小见大:诗人通过听到虫声这一细微的变化,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以小小的虫声来表现春回大地的大主题,从细微处入手,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化,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 通感运用:“虫声新透绿窗纱&rdqu…- 30
- 0
-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出自宋代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译文 如果你到江南能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美景留住。 注释 若:如果。千万:务必,用来加强语气,表示恳切叮嘱。 赏析 情感表达 惜春之情:“若到江南赶上春”,流露出对春天的珍惜,春天美好却短暂,诗人希望友人若能在江南与春相遇,定要好好把握这难得的春光,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留恋。 惜别之情:在送别友人之际,诗人不写…- 32
- 0
-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出自宋代苏轼的《海棠》 译文 袅袅的东风吹拂着,使海棠花透出美妙的光泽,散发着香气的夜雾迷茫朦胧,而月亮已经转过了回廊。 注释 东风:春风。 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 泛:透出、弥漫,这里有使…… 弥漫开来的意思。 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这里指正在增长的春光,也可理解为海棠花光泽的华美。 香雾:飘散着花香的夜雾。 空蒙:形容雾气迷茫,模糊不清的样子。 月转廊:月亮已转…- 26
- 1
-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出自宋代陆游的《村居书喜》 译文 花香浓郁扑面而来,让人立刻知道天气突然暖和了起来;喜鹊的叫声在树林中穿梭,仿佛在为新到来的晴朗天气而欢喜。 注释 花气:花朵散发出来的香气。 袭人:香气扑人,“袭” 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花香浓郁,主动向人扑来的感觉。 骤暖:突然变暖,强调气温变化之快,让人从花香中敏锐地察觉到天气的转变。 鹊声:喜鹊的鸣叫声,在中国文化中,喜鹊常被视为…- 34
- 0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咏柳》 译文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注释 裁:裁剪,用刀、剪等把片状物修剪成一定形状。 似:如同,好像。 赏析 表现手法 比喻:把春风比作剪刀,将无形的春风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巧妙地表现出春风的锐利和灵巧,它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裁缝,裁剪出了嫩绿的柳叶,给大地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春风的神奇力量。 设问…- 28
- 0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出自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译文 这满园的春色是怎么也关不住的啊,你瞧,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已经伸出墙头来了。 注释 春色:春天的景色,这里指春天生机勃勃、繁花似锦的景象。 关:关闭,这里指园门紧闭,似乎想要把春色关在园子里。 一枝:强调数量为一支,突出了红杏的独特与醒目,以少总多,代表着满园的生机。 出墙来:伸出墙外,“出” 字将红杏拟人化,仿佛红杏具有了主动向外伸展的意…- 28
- 0
-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出自唐代戴叔伦的《苏溪亭》 译文 燕子还没有回到旧窝,美好的春光已快要过去了。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艳丽的容光,显得凄楚可怜。 注释 春事:春天的农事,也可指春天的景色、春光。这里指春天即将过去。 汀:水岸平地,多指沙洲。 烟雨:像烟雾那样的细雨,蒙蒙细雨。 寒:给人以寒冷、凄寒的感觉,既写杏花在春雨中的状态,也暗示了人的心境。 赏析 表现手法 比兴寄托:&ld…- 184
- 0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 译文 好雨似乎知道时节的变化,在春天万物萌生、需要雨水滋润的时候就降临了。 注释 知:明白,知道。此处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雨以人的意识,好像雨能知晓时节的需求。 时节:季节、时令,这里指春天植物生长需要雨水的时节。 乃:就。 发生:萌发生长,指雨在春天促使万物生长。 赏析 表现手法 拟人化:诗人开篇以 “好雨” 称之,将雨人格化,说它 &ldquo…- 33
- 0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 译文 两只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树枝条间欢快地啼叫着,一行白鹭展翅向蔚蓝的天空飞去。 注释 黄鹂:即黄莺,羽毛颜色鲜艳,叫声悦耳动听。 鸣:啼叫,这里生动地表现出黄鹂鸟欢快的状态。 翠柳:翠绿的柳树,“翠” 字描绘出柳树枝叶的嫩绿、鲜活,展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白鹭:一种水鸟,羽毛洁白,腿长,能在水面飞行捕食鱼虾。 青天:蔚蓝的天空,给人一种广阔、明朗…- 103
- 0
-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出自宋代秦观的《春日五首·其二》 译文 经历春雨的芍药花上饱含雨露,仿佛是含着泪的少女情意脉脉;蔷薇花在雨后显得娇弱无力,横卧在清晨的枝头,惹人怜爱。 注释 芍药: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芍药花。 春泪:指春雨打在花朵上的水珠,好像泪水一样。 蔷薇:一种蔓生植物。 晓枝:清晨的树枝。 赏析 表现手法 拟人修辞: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芍药和蔷薇以人的情感和姿态。将带雨的芍药比作含着泪、情…- 4
- 0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译文 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越来越多,几乎要让人眼花缭乱了;浅浅的青草刚刚长出,才能够遮没马蹄。 注释 乱花:纷繁的花,形容花朵种类繁多、色彩缤纷,开得杂乱而茂盛。 渐:副词,渐渐地,写出了花朵开放由少到多、逐渐繁盛的动态过程。 欲:副词,将要,就要,表明花朵还在不断开放,有一个渐进的趋势,还未达到完全盛开、令人目不暇接的程度,但已经快让人眼花缭乱了。 迷人眼:使人眼…- 7
- 0
-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出自唐代杨巨源的《城东早春》 译文 若是等到长安城中的上林苑里繁花似锦之时,那出门看到的便全都是赏花的人了。 注释 上林:即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诗中用来代指唐朝京城长安。 锦:五色织成的绸绫,这里形容花朵像锦绣一样绚丽多彩。 俱:全,都。 看花人:此处双关进士及第者,唐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中看花的风俗。 赏析 表现手法 对比衬托:“若…- 7
- 0
❯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扫码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