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名句
一共53篇文章
专题:第名句期
-
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出自元代虞集的《风入松·寄柯敬仲》 译文 (我在这里)告知先生(柯敬仲),我也要回到江南去了,回到那杏花盛开、春雨绵绵的地方。 注释 报道:报知、告知。 先生:指柯敬仲,即柯九思,浙江仙居人,工诗画,官至奎章阁学士。 杏花春雨:描绘了江南春天的典型景象,杏花绽放,春雨如丝,是江南春日的独特风光写照。 赏析 意境美: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杏花绽放,娇艳欲滴,春雨如丝,…...- 虞集
- 4
- 0
-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出自唐代韩愈的《春雪》 译文 新年已经来到了,却还看不到芬芳的花朵,直到二月初的时候,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注释 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 初:刚刚。 惊:新奇,惊讶,在这里写出了诗人在焦急期待中看到 “春色” 萌芽时的惊喜神情。 赏析 内容层面:从写实角度描绘了北方春天来得较晚的景象,新年已过,本应是春回大地、百花盛开之时,但却连一朵花的影…...- 韩愈
- 4
- 0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出自宋代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 译文 走过昔日繁华的扬州路,如今满眼都是青青的荠菜和麦子。 注释 春风十里:出自杜牧《赠别》“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在这里借指扬州曾经繁华的街道。 荠麦:荠菜和麦子,这里泛指田野里生长的野菜和庄稼。 赏析 对比手法:作者将昔日杜牧笔下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的扬州城的繁华热闹…...- 姜夔
- 6
- 0
-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出自宋代姜夔的《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译文 长夜漫漫,你这薄情的人怎么能知道我内心的煎熬呢?春天才刚刚开始,我的心却早已被相思之情染透。 注释 争得:怎么能,如何能。 薄情:这里是女子对男子的昵称,并非真的指责对方薄情寡义,而是一种嗔怪,带有撒娇的意味。 春初:初春,春天刚开始的时候。 染:沾染,这里指被相思之情所笼罩、浸透。 赏析 角度独特:这两句词从对方的…...- 姜夔
- 14
- 3
-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出自元代乔吉的《天净沙·即事》 译文 黄莺啼叫,春燕飞舞,一派大好春光。红花娇艳,绿柳婀娜,实在迷人,就像画中走出的美女真真一样。 注释 莺莺燕燕:指黄莺和春燕,一方面是对春天鸟类的描写,另一方面也可暗喻年轻的情侣或伴侣,像莺燕般亲昵。 花花柳柳:描绘春天里花朵盛开、柳枝摇曳的景象,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花比喻女子的面容,柳比喻女子的身姿或眉毛。 真真:典出杜荀鹤《松窗杂记》,唐进士…...- 乔吉
- 9
- 3
-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望驿台》 译文 两处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长安的居民思念漂泊的友人,漂泊的友人也思念着家乡。 注释 两处:指诗人所在的江州和友人所在的长安。 春光:春天的风光、景致,这里既指自然景色,也暗指美好时光。 居人:指居住在长安的人,即诗人的友人。 客:诗人自指,此时诗人被贬江州,远离家乡和京城,以客居者自居。 赏析 情景交融:“两处春光同日尽”,表面上是写两地的春…...- 白居易
- 9
- 2
-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出自清代袁枚的《春风》 译文 春风就像尊贵的客人一样,所到之处马上就变得万物复苏、热闹繁华。 注释 贵客:尊贵的客人。 便:就。 繁华:繁荣热闹,这里指春风所到之处,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花团锦簇的繁荣景象。 赏析 精妙比喻:诗人将春风比作贵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重要性和人们对它的期待与欢迎。贵客到来会让场面热闹起来,春风到来则让大地从沉睡中苏醒,充满生机与活力,巧妙地传达出春风如同贵客般能…...- 袁枚
- 5
- 1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走到贾公亭的西面,只见湖水刚刚与堤岸齐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注释 孤山寺:在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的孤山上,南朝陈文帝天嘉年间所建。 贾亭:又叫贾公亭,贾全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出任杭州刺史时在钱塘湖建的亭。 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初” 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指不久。 云脚低:白…...- 白居易
- 10
- 1
-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出自唐代杜牧的《叹花》 译文 狂风已吹尽了鲜红的花朵,现在绿叶繁茂成荫,果实挂满了枝头。 注释 狂风:在这里指代无情的岁月、人事的变迁。 深红色:借指鲜花,以花的颜色来代指花本身,描绘出花朵颜色鲜艳、娇美的样子。 子满枝:是双关语,既指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实挂满枝头,也暗指当年的妙龄少女如今已结婚生子。 赏析 借景抒情:表面上是在描写自然景象,狂风过后,繁花凋零,曾经艳丽的花朵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 杜牧
- 8
- 1
-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出自唐代岑参的《山房春事二首》 译文 庭院中的树木不知道人已经全部离去,春天到来时依然像过去一样绽放着花朵。 注释 庭树:指梁园中残存的树木。 尽:全部,完。 发:绽放。 旧时花:往日、当年的花,指像过去繁华时一样盛开的花。 赏析 表现手法:运用了拟人和反衬的手法。“不知” 赋予庭树以人的意识,说庭树不知道人已散尽,实则是诗人自己在感慨人事的变迁。以庭树的无知无情,衬托出人…...- 岑参
- 3
- 0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咏柳》 译文 高高的柳树仿佛是用碧绿色的玉石精心装扮而成,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 在这里表示满、全的意思。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赏析 精妙的比喻:诗人将柳树的新叶比作碧玉,形象地展现出柳叶的嫩绿、晶莹剔透,赋予了柳…...- 贺知章
- 6
- 0
-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出自唐代韩愈的《晚春》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呈现出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景象。 注释 草树:泛指草本和木本的各类花草树木。 不久归:指春天很快将要过去,即将结束。 百般红紫:形容各种颜色的花朵,即万紫千红,色彩缤纷的春花。 斗芳菲:“斗” 即竞争、竞赛,“芳菲” 形容花草美、香味浓,在这里指花草树木竞相开放,争芳斗艳。 赏析 手法运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 韩愈
- 7
- 0